工控網首頁
>

應用設計

>

對多輸出點PLC設計與編程的實例展示與解析

對多輸出點PLC設計與編程的實例展示與解析

2013/9/21 14:21:58

對多輸出點PLC設計與編程的實例展示與解析

有這樣一個PLC編程課題:某設備有六十個電磁閥,序號為L1L60按下啟動按鈕,設備將從序號為1的電磁閥開始依次循環(huán)啟動下去,即:L1L2……L60L1L2……, 每個電磁閥的動作時間皆=1秒,相鄰2個電磁閥啟動間隔時間為10秒。當按下停止按鈕設備停車。應如何進行PLC的硬件設計與編程 。能否不用60個輸出口也能實現對60個電磁閥的順序控制?

這是一個多輸出點的PLC編程,按正常的PLC設計與編程,硬件上要求PLC至少應有60個輸出口,來分別對60個電磁閥進行循環(huán)驅動。一般的中小型PLC是沒有這么多的輸出端口的,需外擴多個輸出模塊才能實現。這樣就會使設備的設計費用大大提高。能否用較少的輸出口來實現對這60各電磁閥的循環(huán)控制呢,這就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問題。

本文用二種方案對此命題進行設計與編程,并對電路原理與程序進行解析,供大家參考與分析。

第一設計方案:即常規(guī)的PLC設計與編程

1、硬件選擇:(1)PLC選用為S7-200CPU226一臺,其輸入點為24,輸出點為16。(2)、擴展輸出模塊選用EM2228點輸出),共選用6塊。合計輸出口16+8×6=64個。輸出地址為:Q0.0Q0.1Q0.2 …… Q0.7Q1.0Q1.1 ……Q1.7、……Q7.0Q7.1Q7.2Q7.3,共占用8個輸出通道,60個輸出點。剩下4點輸出可作它用。

2、編程考慮:第一編程方案:

1)、編程令輸出口Q0.0為第一電磁閥輸出口,Q0.1為第二電磁閥輸出口,Q0.2為第三電磁閥輸出口……,這樣當輸出由Q0.0開始輸出1秒寬脈沖后,Q0.1Q0.2……每隔10依次輸出1秒寬的脈沖。如是這樣,編程只能用字節(jié)左移指令來完成,而不能用字或雙字左移指令來編程。(2)、60個輸出口占據8個字節(jié)輸出通道,為將Q0.0=1依次左移到Q7.3=1,需選用QB0QB1……QB88個字節(jié)的左移指令來編程。字節(jié)左移指令是不會將=1的移出位自動移入下一字節(jié)的最低位,故編程時應考慮字節(jié)之間的移位應如何進行。請見下面梯形圖:

 

第二編程方案: 將第一電磁閥與輸出口Q7.3連接,第二電磁閥與輸出口Q7.4 連接……第60電磁閥與輸出口Q0.0 連接(即與第一方案輸出口與電磁閥的連接順序正相反),這樣編程就不必用8個字節(jié)的左移指令一一執(zhí)行,而只用2個雙字左移指令就可實現對60個電磁閥的順序移位控制,使編寫程序大大簡化。見下梯形圖:

    可見,該命題編程的簡繁與輸出口的順序選擇有很大關系,從中也給編程者一個啟示:編程時要多思路、多對比,方可選擇最優(yōu)最簡練的好方案。

第二設計方案:用硬件電路配合,僅用7個輸出口的PLC設計與編程

從第一設計方案的硬件選擇可知,為實現60個電磁閥循環(huán)啟動,PLC需用60個輸出口,這樣除選用40點的CPU226外,還得擴展68點輸出的I/O模塊EM222。其設計成本是很昂貴的(高達78千元)。本設計方案借助硬件電路,僅用10點輸出的CPU224一臺,無需擴展I/O模塊,就可實現對60個電磁閥的循環(huán)啟動控制,大大降低設計費用。而且PLC的編程也變得簡單。見下圖:

   1、硬件電路構成:

該硬件電路是選用集成電路4514 45551413集成塊各一片,NPN型功率管(BD13716只,PNP型功率管(BD1384只,及電阻等元件組成一個可控制60個電磁閥循環(huán)啟動的控制電路。其4514的輸入腳D1~D4PLC的輸出口Q0.0~Q0.3,其4555的輸入腳ABPLC的輸出口Q0.4Q0.54514INH引腳與4555E腳相連,接PLC的輸出口Q0.6

60個電磁閥按序號分為4組,前3組每組16個,第4組為12個電磁閥(L49~L60)。將各組所有的電磁閥線圈的一端各自連接在一起,分別接圖中G01~G03四只晶體管的發(fā)射極:第一組(L1~L16)接G01發(fā)射極,第二組(L17~L32)接G02發(fā)射極,第三組(L33~L48)接G03發(fā)射極,第四組(L49~L60)接G04發(fā)射極。再將四組中對應排列順序相同電磁閥線圈的另一端并接一起,分別接圖中G1~G1616只晶體管的集電極。如:將L1L17L33L49的另一端接在一起,接G1集電極,將L2L18L34L50的另一端接在一起,接G2集電極,將L3L19L35L51的另一端接在一起,接G3集電極……,將L16L32L48的另一端接在一起,接G16集電極。

451416個輸出點S0~S15分別接晶體管G1~G16管的基極電阻R1~R16,而G1~G16管的集電極,接4個電磁閥線圈的一端,如上所述:其G1的集電極接L1L17L33L49線圈的一端,G2的集電極接L2L18L34L50線圈的一端……,G16的集電極接L16L32L48線圈的一端。其L1~L16的上端并接一起,接G01管的集電極,其L17~L32的上端并接一起,接G02管的集電極,其L33~L48的上端并接一起,接G03管的集電極,其L49~L60的上端并接一起,接G04管的集電極,由于圖面所限,上圖僅畫出4514S0S8S153個輸出點的控制電路。

4555的輸出點Q0~Q3分別接1413塊的1~4腳,1413是由7個反向器組成集成電路,其1~7腳分別為7個反向器的輸入端,其對應輸出管腳分別為16151413121110。由于1413的各反向器輸出無上拉電阻,故14腳對應的反向器輸出16151413腳分別外接5K電阻,這45K電阻的上端接24V電源正極。同時14134個輸出腳又各接一20K電阻,去G01G04管的基極。這里1413起反相與電平轉換作用:如當4555的輸出點Q0輸出=0時,即使14131腳電壓=0V,使該反向器截止,其輸出16腳輸出電壓為+24V,通過R01加在G01管的基極上,由于此時G01管的基極與發(fā)射極電位相等,故使G01管截止,相當開關斷開,使24V電壓與L1L16線圈斷開。如當Q0輸出=1時,使14131腳電壓=+15V,使該反向器導通,即1413的輸出16腳輸出電壓=0V,0V通過R01使G01管的基極產生足夠大的注入電流,使G01管飽和導通(管壓降≈0V),相當開關閉合,將24V電壓加在L1L16的上端。

即:G01相當L1L16的電源開關,它受4555Q0控制:Q0=0時使G01截止,使L1L16處于斷電源狀態(tài),Q0=1時使G01導通,使L1L16的上端接通+24V電源。 同理G02相當L17L32的電源開關,它受4555Q1控制;G03相當L133L48的電源開關,它受4555Q2控制;G04相當L49L60的電源開關,它受4555Q3控制;

45144555COS電路。其最高工作電壓≤18V,實選15V供電,該15V電源是用一只7815穩(wěn)壓塊從24V電源中獲取的。

PLC輸出口Q0.0~Q0.6 分別接一3K電阻的一端,電阻的另一端接1M2MPLC輸出測的1L+2L+15V電源的正極,1M2M15V電源的負極。這樣連接會使PLC輸出為1時使其電壓=+15V,與接口元件45144555的輸入電平匹配。

2COS集成電路功能介紹:

4514 為為高電平輸出的4-16線譯碼器,其輸入 D1D2D3D4 4點,其輸出 S0~S15 16點。 45141腳(即STR端)接+15V,而其23腳(INH端)的電位是可控制S0~S15輸出有效的使能端,如 INH=0,容許S0~S15按輸入信號(D1~D4)使對應輸出點輸出=1。如 INH=1,不管D1~D4為何種輸入,都將強迫S0~S15輸出狀態(tài)皆=0

D1~D44位輸入點其輸入信號可從0000~1111,共有16種不同的輸入狀態(tài),在INH=0時,其每一種輸入,都會使其對應輸出端的輸出=1 (即+15V輸出),如:輸入為0000時,其對應輸出點S0=1,而其它輸出點輸出=0。當輸入為0111時,其對應輸出點S7=1,而其它輸出點輸出=0。當輸入為1111時,其對應輸出點S15=1,而其它輸出點輸出=0

4555 為高電平輸出的雙2-4線譯碼器(本電路只用其一個2-4譯碼器),其輸入 AB 2點,其輸出為Q0~Q3 4點,其1腳(E端)為控制Q0~Q3 輸出的使能端,當E=1時將強迫Q0~Q3=0,當E=0時,將容許輸出使能:如AB輸入為00時,其對應輸出點Q0=1,而Q1Q2Q3各點輸出皆=0AB輸入為01時,其對應輸出點Q1=1,而Q1Q2Q3各點輸出皆=0 ……

3、電路工作原理解析:

設計構思:用PLCQ0.0~Q0.5做輸出,其輸出狀態(tài)為000000 ~111111,共有64種不同輸出狀態(tài),設計時將它分為兩組:(1)、低4Q0.0~Q0.3為一組,其輸出數為0000~1111 ,(2)、高2Q0.4~Q0.5 為另一組,它可輸出 00~11

從數學觀點來看,Q0.0~Q0.3 代表二進制數的低4位數值, Q0.4~Q0.5 代表二進制數的第5與第6二位的數值:當Q0.4Q0,5=00 時,其6位輸出數的值為十進制數0~15,即二進制數的00       _0000 ~ 00_1111。當Q0.4Q0.5=01 (即=10進制數16)時,其6位輸出數的值為十進制數16+0~15=16~31,即二進制數的01_0000 ~ 01_1111。當Q0.4Q0,5=10 (即=10進制數32)時,其6位輸出數的值為十進制數32+0~15= 32~47,即二進制數的10_0000 ~ 10_1111。當Q0.4Q0,5=11(即=10進制數48 時,其6位輸出數的值為十進制數48+0~15= 48~64,即二進制數的11_0000 ~ 11_1111。。由于輸出最大數為60 ,故在Q04Q0.5=11時,Q0.0~Q0.3 取值為0000~1011之間(即十進制數的0~11)。

硬件處理: 4514輸入點D1D2D3D4PLCQ0.0Q0.3,作為6位二進制數的的低4位數輸入點,用4555輸入點ABPLCQ0.4Q0.5,作為6位二進制數的的高2位數輸入點,當45141腳(即STR端)接+15V,其23腳(INH端)接0V時,D1~D4的輸入值,會使S0~S1516個輸出點有一個輸出=1,其輸出點的序號與D1~D4的輸入值相同。如:D1~D4輸入值=0000,則輸出口S0=1,如D1~D4輸入值=1000,則輸出口S8=1……如D1~D4輸入值=1111,則輸出口S15=1

4555當其1E =0時,會使其一位輸出點=1,其輸出點的序號與其輸入值相同。如:AB輸入為00時,其對應輸出點Q0=1,而Q1Q2Q3各點輸出皆=0。如AB輸入為01時,其對應輸出點Q1=1,而Q0Q2Q3各點輸出皆=0……

硬件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盡量減小硬件個數,使線路簡化:通常60個電磁閥,要用60個晶體管來驅動,采用本電路卻可只用20個晶體管就可實現對64個電磁閥的驅動。請見以下分析:

PLC6位輸出值=00_0000時,其高2位數 00 輸入給4555 A B輸入點,使4555的輸出Q0=1Q1Q4輸出=0。這將使G01管導通,而G02G04管截止,從電路圖可知:此時只有電磁閥L1L16線圈接通24V電源, 而L17L60處于斷電源狀態(tài)。其低4位數 0000 輸入給4514D1D4輸入點,使4514輸出點S0=1(即+15V),輸入給G01管的基極電阻R1,使G01導通,即使電磁閥L1得電動作。PLC6位輸出值=01_0100時,其高2位數 01將使G02管導通,使L17L32接通24V電源,而其它電磁閥處于斷電源狀態(tài),輸出值的低4位數=0100輸入給4514輸入端,將使4514S4輸出=1,即使L21得電動作。

451416個輸出點(S0S15)分別與16個晶體管(G1G2……G16)的基極電阻相連接,而這16個晶體管的集電極分別4個電磁閥線圈,見下圖:

 上圖是僅畫出4514的輸出點S0一路的電路圖:其晶體管G1的基極通過R1S0相接,G1的集電極與L1L17L33L494個電磁閥的下端相連接,這4個電磁閥的上端分別與G01G04的集電極相連。當PLC6為輸入值為 00_0000時,其低4為使S0=1, 進而使G1導通,其高2為使Q0=1,進而使G01管導通,顯然只有L1得電動作。當PLC6為輸入值為 10_0000時,其低4仍使S0=1,進而使G1導通,其高2卻使Q2=1,進而使G03管導通,顯然只有L33得電動作。

 對硬件電路就講解到此,下面再講講配合該電路的PLC應如何編程:

4、編程說明:用該硬接電路作控制60個電磁閥依次循環(huán)動作,PLC編程只需編寫一個6位輸出60進制數的計數器即可。用計數器的6位值送入QB0的低6位。計數脈沖周期為10秒,即每隔10秒,使計數器加1,計數器計到61時立即使計數器清0

在計數脈沖觸發(fā)后的頭1秒內,使Q0.6=0, 使45144555的譯碼輸出有效(即容許電磁閥動作1秒),之后的9秒時間,使Q0.6=1,即45144555的譯碼輸出無效,電磁閥皆處于斷電狀態(tài)。具體編程請見下面梯形圖:

5、梯形圖:

    程序說明:網絡116#40送入QB0的目的將Q0.6=1,即使45144555的各個輸出點=0,確保開機后60個電磁閥皆為不動作狀態(tài)。網絡2網絡4為啟動運行:清QB0,使M8.0=1T101T102開始振蕩。網絡5T102=1(只存在1個掃描周期)使MB0計數加1,且確保MB060進制計數器。網絡6:在M8.0=1T101=01秒間隔,此間隔內,其Q0.6輸出=0,硬件電路45144555輸出使能,即總有一路電磁閥動作,在M8.0=1T101=19秒間隔,此間隔內,其Q0.6輸出=1,使硬件電路45144555輸出皆=0,即60個電磁閥皆停止。網絡7為按停止按鈕,設備運行停。

6、二種設計方案比較:

1、用60個輸出口的PLC設計比用硬件配合僅用7個輸出口的PLC設計從元件成本上要高于12倍。如前面所講:第一方案選用CPU226,為40PLC,價格要比24CPU224要高出1000多元,還需外配88輸出擴展模塊,僅從PLC與模塊的費用就高到7,8千元。而第二方案選用CPU224與一塊硬件電路板,其費用可在23千元:451445551413價格為10元左右,20個晶體管費用20元,再加上印刷板,加上電阻及印刷板,整個硬件成本只需幾十元錢,低于PLC的一個輸出口的價錢。

2、如電磁閥工作電流較大,第一方案就不能直接用PLC的輸出口接電磁閥,需外加60個中間繼電器或60只晶體功率管及電阻等元件,這樣不僅費用增大,而且也要增加一塊印刷電路板來安放60個繼電器或60只晶體管與電阻等元件。其面積要大于第二方案的硬件電路板。而第二方案的硬件電路,只用3個集成電路,20只晶體功率管及電阻等件,其印刷板面積不大。由于電路中的20只晶體管(BD137BD138)是功率管,其輸出電流可達1A,故對電磁閥工作電流較大的情況下,也不需再增加繼電器或晶體管。

3、第一方案適應一般PLC的編程者,而第二方案要求PLC的編程者要有一定的電子線路知識與技能。

從中可以看出,多學點電子電路知識,會擴大我們的編程視野與能力,對PLC的設計編程是大有益處的。本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簡短精煉的3例編程展示及編程思路與技巧解析

解析用S7-200編寫的幾個程序的構思與技巧

如何實現用PLC采集高于其高速計數器最高計數頻率的脈沖數據的探討

超聲波時差法測量流量的公式推導及檢測方法的探討

PLC增擴輸出口的硬件電路圖及與之配合使用的PLC梯形圖的構思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