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應用設計

>

研華2016智慧城市案例精選集(十四):生命數據智能化,將醫護“還給”病人

研華2016智慧城市案例精選集(十四):生命數據智能化,將醫護“還給”病人

2016/10/11 10:35:11

   通過這套“生命體征采集系統”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量測、傳送、存儲、管理和分析等流程被整合在一起,取代了原先醫護人員手工、重復性的工作。

專訪 | 蘇州喬陽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陳蒼泰 撰文 | 趙艷秋

   泰博科技成立于1998年5月,設立時是以生技及居家保健器材為主的設計公司。泰博科技結合醫學與電機電子科技的人才,從事醫療器材相關終端產品如血糖機、血壓計、耳溫槍、霧化器、驗孕試片、多參數生理監護儀等的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    去年,東莞市中醫院引入了一套“生命體征采集系統”,不僅徹底改變了醫護人員的傳統工作模式,還給珠三角地區慕名而來的廣大患者提供了全新體驗。

醫護質量的“跳躍”    東莞市中醫院是廣東省“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和“廣東省示范中醫醫院”,創建于 1965年,在廣東及珠三角地區久負盛譽。在這里,護士每天的工作量可真是不小。    以前,護士在查房前,要先進行醫囑確認。這項工作看似簡單,但要對一張張醫囑進行仔細核對,確認該時段需要量測的患者,并把患者信息手抄到一張紙質表格中,所要耗費的時間并不短,每次都要一兩個小時。    查房中,護士要一邊測量,一邊將數據手抄到紙質表格中。回到護理站,她們還要馬不停蹄地把紙質數據錄入電腦,并制作簡易的統計表格,納入患者病歷,提供給醫生。每天每位護士要花費兩三個小時來處理查房后的數據。    即便是護士沒有片刻停歇,值班醫生也不能實時看到患者當時的各項指標,這讓診療過程出現了一個時間差。醫生因此不能第一時間調整診療方案。    而在近幾年,國家推行“優質護理服務”改革,要求醫護人員把更多精力放在為患者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上。東莞中醫院認為,如果能將臨床量測這部分工作流程改善,醫護人員就能釋放出更多精力,大幅提升護理服務的水平。于是,去年,在廣泛調研后,醫院引入了研華與泰博科技合作的“生命體征采集系統”這樣一套物聯網解決方案。    應用“生命體征采集系統”后,現在,當醫生在工作站上下發醫囑后,每個時段需要量測的患者信息就會自動呈現在護士查房時的手持 PDA上,省去了查房前的醫囑確認工作。    查房時,護士只要通過 PDA掃描患者的條碼、核對身份后,就可以開始量測。量測的數據,如血糖、血壓和體溫等會自動、實時地通過藍牙技術傳至護士的手持 PDA上,也能同時展現在醫院中的平板電腦、行動護理車以及電子白板等不同醫療終端上。這些數據還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到醫院后端管理系統如電子病歷中,省去了之前重復性的手抄或錄入工作。    “生命體征采集系統”還能對數據進行分析,以圖表形式直觀展現結果。醫生無論置身何處,都能登陸系統,實時查詢并掌握相關病患的生命體征信息,以便迅速做出響應,即早避免可能的風險。    系統還為醫生提供了科研功能,醫生可以通過系統內積累的大量臨床數據開展各項臨床科研。    通過這套軟硬一體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量測、傳送、存儲、管理和分析等流程被整合在一起。自動化流程替代了原先手工、重復性的工作。這讓醫護人員第一次從無謂的表單和抄錄工作中解放出來,能有更多時間為病患提供人性化護理和診療,也能規避在繁復工作中因出錯給患者帶來的風險。

接地氣的物聯網技術

通過“生命體征采集系統”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取代了原先醫護人員手工、重復性的工作。

   實際上,東莞中醫院在臨床量測流程上做出的變革,也是其他各大醫院正在摸索和推行的事。根據調查,僅僅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量測和記錄這部分工作,就占到護士每天工作量的 30%。如何將護士從沉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精力踐行國家推行的“優質護理服務”,是醫療改革的重心之一。    “優質醫護服務”要求醫院推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以往,一名患者由多位護士交叉護理,每位護士各司其責,患者的體驗并不好;現在,患者要由指定的護士提供全面、全程、專業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這種服務更個性化、流程整合簡化,體驗更好。    “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需要醫院一方面整合目前分散的護理流程,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讓護士拿出更多時間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醫院自然就對整合醫護流程、提供更高效率的信息技術和方案提出了需求。    但如何選擇一套接地氣、性價比高的系統,是許多醫院正在摸索的事。傳統上,提供生命體征測量設備的企業以硬件銷售為核心,一般不提供整合量測、傳送、管理和分析的全流程解決方案,量測數據也不對外開放。醫院如果要整合量測流程,需要向設備原廠額外購買一套軟件系統。但這些軟件非常昂貴,目前大都是英文的,如果要與醫院后端系統對接,還需要漫長復雜地定制化開發。    鑒于這種狀況,東莞中醫院提出了選型原則:系統要能整合醫院傳統的量測流程,更為重要的是,它要具備開放性和可擴展性,能與醫院其他系統對接。而由于醫院日常業務的繁重化程度,系統要能快速部署,友好易用,成本也要合理。    洞察到這些需求后,研華與泰博科技聯手合作,構建了一個一站式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兩家企業各自的優勢,研華具備智能化、物聯網、醫療計算機、軟件整合技術能力;泰博科技是全球第五大血糖儀設備企業,一直專注于醫療器械領域。由此,這個方案包含了泰博科技的醫療級生命體征量測設備,研華的醫療PDA、平板計算機、行動護理車及電子白板和軟件平臺,并通過研華開發的 WISE-PaaS物聯網云平臺,把軟硬件整合在一起。    這套系統強調自身的開放性。它的接口開放,可方便地與醫院原有信息系統對接,也不收取接口費。系統還預留端口,以便對接未來的醫院移動護理系統,免除了醫院的后顧之憂。    考慮到各級醫院參差不齊的信息化現狀,該系統能獨立運行,不受限于醫院現有的 IT環境,甚至可以滿足醫院“從零到一”的跳躍式發展,這符合國內醫院快速發展的現狀。在前期的一些試點項目中,國內一些醫院在沒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甚至沒有患者手環條碼和無線網絡的條件下,也能因地制宜,成功部署“生命體征采集系統”。    此外,這套系統確保醫院在較少投資下,就能實現快速部署。系統可在幾天內完成從部署、醫護培訓到新舊模式切換的全部過程。    目前,這套“生命體征采集系統 ”已經在多家醫院開始應用,第一個應用的科室多為對量測有大量需求的內分泌科。面向未來,研華、泰博科技和產業鏈環節的企業還在共同研發其他生命特征指標的量測、整合與分析,讓該物聯網系統真正在更多醫院科室落地,真正幫助醫院“優質護理服務”提出的“以病人為中心 ”,簡化工作流程,控制服務成本,提供“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

一鍵點擊,獲取更多精彩案例——《物聯網 智慧城市創新》2016案例精選集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研華發布RK3588 SMARC 2.1核心模塊ROM-6881

研華與臻鼎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推進邊緣AI應用落地,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

AI引爆邊緣計算變革,塑造嵌入式產業新未來

超越尺寸限制:ROM-2820 OSM超小型核心板迎接HMI創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