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開放推動科技 應用服務產品—引領測控技術發展

開放推動科技 應用服務產品—引領測控技術發展

——— 凌華2003測控技術先鋒論壇專訪
2003年3月起,國際知名工控廠商凌華科技,攜手中國自動化學會、康拓公司及中國工控網在全國各地巡回舉辦了“凌華2003測控技術先鋒論壇”。本次系列論壇活動遍及廣州、上海、沈陽、西安等全國18個城市,吸引了全國各地近2000人報名參加,其中北京站報名人數近600人,300多人獲邀請參加,堪稱近兩年國內測控業內的一場盛會。
北京站論壇邀請了中國自動化學會、計算機協會、清華大學的測控專家到會,就當今測控最新技術和在不同行業應用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還現場展示并講解了一批國際領先的測控產品的技術特點和應用案例。凌華此次活動給業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的機會,必將對國內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鑒于此次論壇的影響深遠,記者專門采訪了與會專家和凌華科技負責人。


接受采訪人:
凌華量測產品事業部總監暨大中國區量測產品業務副總高明和先生
北京凌華科技總經理徐鵬先生
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導師金以慧教授


記者:金教授,今天你講到了目前國內測控業不景氣,您認為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促進它的發展。您認為IT對測控的發展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金教授:
我國的發展目標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眾所周知,由IT技術發展引起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正因此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工業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基礎和前提,而信息化則是實現工業現代化的最有效手段,傳統工業正是利用信息化這一手段,通過工業自動化的橋梁邁進工業現代化的殿堂。當前,我國整體發展水平正處在工業化階段,工業自動化水平相對落后,測控產品絕大多數屬于中低檔技術水平,可靠性、穩定性等關鍵性指標尚未全部達到要求。高檔、大型檢測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市場60%以上份額也由國外公司占有。而IT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契機,我國工業自動化產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金以慧教授
金以慧教授

未來測控技術發展的趨勢是智能化和網絡化,這種演變都取決于IT領域的微處理器、PC和網絡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因此,大力發展并引進IT技術可以很好地促進我國的測控技術發展??梢哉f,凌華致力于基于PC的量測、工業電腦和網絡通信,正是這一發展方向。
原來,我們曾經一度認為,我們在硬件技術上落后太多,干脆采用國外的產品,很方便,但事實是,硬件產品也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假如國外的硬件產品中存在漏洞或有意識的缺陷,用在我們的軍控方面就非常危險。因此,我們的國策是,哪怕我們的產品暫時落后一些,也一定要擁有我們自主的核心技術,開發出自己的硬件平臺。這樣就可以為我們的測控技術發展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當然,針對目前的需求,我們還有許多產品不具備,我們還是要購買國外的產品,采用拿來主義,消化并吸收,而更重要的是在吸收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如果沒有創新,我們就永遠只能跟著別人走路,永遠是落后的。我認為學習國外的技術是必須的,而且要站在人家的肩膀上走,如果都從零開始就永遠趕不上了。站在人家肩膀上要快一點,而且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這一點是我們急需加強的。

記者:高總,金教授提出了創新的重要性,凌華是怎么理解并發揮創新這個理念的?
高總:對于凌華來說,“創新科技,轉動世界”是企業的一個基本理念。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我們過去是以技術為導向的經營理念,近幾年逐漸發展成以市場和客戶為導向。過去可能會研發出一種技術,打遍全世界;現在即使你有這樣的一個技術,別人沒有,但是別人可能會有其他的技術達到同樣的目的,能替代你的技術。因此,我們認為創新第一個前提是要從實用端出發,即要從客戶需求為中心導向,確定你的方向,我們才用全部的或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剛才金老師提到的核心技術的研發中去。因為測控技術應用的領域實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會出現不同的應用,我們一般手上都有二十到三十個項目在研究,我們會從中找出其內在的規律,研發相應核心技術。所以我說,測控應用的領域有上千個,我們不可能把它都做完,所以我們選擇其中的核心進行研發,在借助全世界各個領域的系統集成商,把產品做成客戶可以使用的解決方案。
開放是我們的一個特征,像對其他廠商而言,我們不單單提供一個數據采集卡等,有些客戶需要我們的采集卡,有些客戶則希望能將我們的產品整合到解決方案中,它能將行業知識融合進去。所以說創新必須從客戶需求和應用端出發,比如說,我有一個宇宙飛船上應用的技術,可能在廣大市場領域中應用的就非常少。

記者:我們注意到,許多工程師和開發人員都參加了PICMG培訓班,請問這個培訓班對他們而言有什么重要意義?
徐總:這個首先要從PICMG協會談起。這個協會實際上是一個建立工業控制和電信標準化的協會。在國際PICMG協會上,凌華是它的執行委員,在國內則是該協會的副主任委員。一方面,凌華和PICMG協會之間一直以來有著很密切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凌華集團的CTO Jeff Munch先生,是PICMG 3.0的主席。從凌華加入PICMG協會到直接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我們希望能通過和PICMG的合作,將凌華從產品和方案提供商提升到參與標準制定的較高層次。凌華為何要主辦PICMG培訓班?在國內,我們并不缺乏優秀的軟硬件工程師,學校也培養了許多相關人才,但是為什么我們開發的產品和國際先進水平比,規范性要差一些?不是我們技術能力不行,而是由于我們對于標準規范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夠全面。所以我們期望通過此培訓班能夠讓國內的同行更好地掌握PICMG的規范,這有利于提升國內的硬件開發水平,具有戰略意義。同時,更多的開發商會因此制造出符合標準的產品,可以很好地和凌華的設備配合使用,這將是一個互利的局面。
徐鵬先生
徐鵬先生

其次,凌華作為國際PICMG的執行委員,在Compact PCI方面,我們都將圍繞Compact PCI/PXI這個規格發展,能為后PC時代的產業發展方向提供一個非常重要的規范。在后PC時代,無論跟量測技術的結合還是跟電信產品的結合,我們希望這種規范從現在開始到更先進的PICMG 2.16、2.9、3.0,讓國內的工程師和高級主管能持續緊跟標準的發展,以便他們進行產品的改型和提高。

記者:徐總,您認為基于Compact PCI的PXI這個新一代產品和原有產品相比,有什么區別和提高?
徐總:在傳統儀器時代,我們走的是GPIB規范,然后是VME Bus和VXI Bus;后來進入到PC總線,結合VME bus和Compact PCI的優點形成PXI。從這種演進中我們可以看出,進入PC時代,無論是Compact PCI還是PXI,都是基于PC發展的。原來專屬儀器的結構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了開放式的架構。
PXI的好處在什么地方?首先,它是開放式的架構,我們幾乎所有的工程師在設計軟件、硬件的時候,是在PCI這種電器規格上設計;第二點好處是它的物理結構,因為它走的是標準的歐規卡結構,這種結構使得無論在各個行業設計產品都會很規范,比方說,我們在航天上、軍工上,甚至生活自動化等方面設計一些功能的模組,我們都可以在基臺上使用。它具有標準化和開放性特點,這樣一個架構,其實未來在我們所說的后PC時代,它的應用性、功能、實用性、穩定性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
現在全世界在測試領域的許多系統,都是各家自己發明的。比方說,在IC半導體測試領域,安捷倫公司等都有自己公司的一個特有的系統。PXI所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PXI就是PCI的一個延伸,它的解決方案應用領域應該說相當廣泛,性價比也很高。所謂開放式架構就是說,在PXI這個架構里面,各個廠家可以貢獻它的模組,這樣可以比較快速的開發他的各種應用。因為它的價格會合理很多,對測控產業的發展也會有很多有利之處。

記者:作為國內測控業的專家,您對凌華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看法?
金教授:我對凌華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我們是這段時間才開始接觸的。我覺得凌華和其他廠商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凌華有提高國內總體測控水平的意識,并也一直積極向這方面努力。對于凌華來說,銷售產品是其主要工作,但不是全部,凌華有推動整個產業界前進的意識。凌華具有很好的背景條件,能和國外廠商合作,具有國際一流的產品和技術,能將國際上一些最先進的產品技術介紹的國內,這都是凌華的優勢,這是很可貴的。
此外,凌華的發展不是盲目的,是根據客戶、市場需求而發展產品技術,這一點很重要,能對我們在科研中起到引導和啟示的作用。除非有些國民經濟非常需要的產品,但市場面非常狹窄,我認為這類產品和技術,不是某個企業所能完成的,需要國家的調控和支持。一般產品都是以市場大量需求為引導的,像凌華此次活動推出的高速率的數據采集系統、新一代PXI平臺技術等,都是我們國家國民經濟非常需要的產品,像我們的雷達系統、水文資料都需要這樣的高速率的采集系統,凌華是有這個實力和能力提供這樣的產品的。

記者:請問凌華近期推出的PCI-9820數據采集卡,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
徐總:9820是我們新推出的一個產品系列,將在7月份左右上市。目前,我們在同步采集方面,有PCI-9810、PCI-9812、PCI-7300等等,它們主要從精度上區分,9810是10 bits,9812是12 bits,它們速率是一樣的。作為目前亞洲速度最快的數據采集卡,PCI-9820采用SDRAM存儲,輸入范圍可通過軟件選擇,精度為14bits,采樣速率高達60 ms/s。其好處在哪里呢?舉個例子來說,網絡時代為了加強信息安全,有了防火墻,目前實現防火墻有一種方法叫<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凌華科技推出AES-100系列AI邊緣服務器

凌華科技推出邊緣視覺分析軟件開發套件EVA SDK加速邊緣AI視覺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物流自動化的方式,將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革新

凌華科技加入開放式無線接入網O-RAN聯盟 加速網絡互通性 助力企業邁向5G

凌華科技推出首款搭載NVIDIA Quadro P1000圖形處理功能的PC/104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