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于無線測控領域的專業解決方案
——— ——訪宏電公司總經理施偉年
2004/3/1 15:47:00
隨著基于移動網絡的無線數據通訊技術在行業應用的不斷升溫,中國工控網記者日前就無線數據通訊技術在測控領域的應用采訪了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公司總經理施偉年先生。
記者:無線通訊正在深入各種行業應用,其市場潛力巨大,請問無線數據通訊目前在哪些行業應用比較廣泛,有哪些成功案例?您認為在哪些行業有發展潛力?
施偉年:無線通訊一直是各行各業密切關注的通訊方式,過去主要方式是無線數傳電臺、集群通訊、擴頻通訊等,這些通訊方式規模比較小,一般需要用戶自行組網,單位成本高、容量有限、覆蓋有限、自行維護等缺點制約了無線通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宏電公司推出GPRS/CDMA DTU后,成功地在中國移動的GPRS網絡及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上,構建無線數據網絡,這個數據網絡是在龐大、成熟的GSM/CDMA網絡上構建,所以具有單位成本低、覆蓋廣、專業隊伍維護等優點,無線數據傳輸的應用門檻大大降低。因此,基于GPRS/CDMA的無線數據通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將會迅速展開。
宏電H7000 DTU系列無線通訊產品面市兩年來,已經在電力、水文、氣象、環保、油田、物流、交通、金融、供熱、自來水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市場范圍已經覆蓋到除西藏及以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區。在南非等國家也使用了GPRS DTU產品。可以說,GPRS/CDMA無線數據通訊產品在很多行業里都有發展潛力。根據到目前應用得情況分析,GPRS/CDMA無線數據通訊的行業應用有以下特點:點多、覆蓋范圍廣、單點數據量小、通訊成本要求低、其它通訊手段難實現等特點。
由于成本、維護、穩定性等因素,公用無線數據網絡替代私有無線數據網絡,是一種必然趨勢。
由于各行業發展的進度不一,到目前,發展最快的是電力與市政管網監測行業。
記者:從系統集成商到產品制造商,促使宏電作這種轉變的驅動力是什么?
施偉年:宏電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成立之初主要從事視頻會議系統的工程設計建設、SCADA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在工程中,不斷開發獨有的外圍輔助設備,在通訊、控制方面積累了寶貴的開發經驗。
在開發SCADA項目過程中,與電力系統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我國電力部門在98年前后進行的城市和農村電網改造,分布在路邊、電線桿上、大樓內的配電開關、配電變壓器、開閉所、公用及用戶配電所的等配電控制與計量設備都需得到有效的監視和控制,但由于配電網絡的監測存在著點多、分散,自動化信息的傳輸涉及面廣,使用有線傳輸涉及到布線施工、建設成本、安全和可靠性等一系列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擺在電力部門的一道難題。
早在2000年北京電信展上我們了解到GPRS技術,這立即使我們意識到其在電力配電網自動化方面將是很好的應用,我們便開始GPRS DTU的研究、設計開發。2001年,中國移動部分地區推出了GPRS數據服務實驗網絡,我們就立即進行了網絡測試。當產品開發成功后,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這時,我們發現,無線數據傳輸設備不僅僅用在電力配網自動化中,在各行各業中都可以廣泛應用。于是,進行通用化改進設計后的GPRS/CDMA DTU產品迅速成為公司主打產品。
也許是無線數據傳輸產品的迅速走紅,我公司也逐步從系統集成商轉變為產品研究開發與制造商。由于成功推出了DTU產品,為了專注于DTU產品的設計開發與制造,不再從事于此相關的系統集成工作,而是緊密聯系移動通訊服務商、系統集成商,共同推廣無線數據傳輸業務,共建無線數據傳輸產業價值鏈體系。這大概也是大家認為我公司轉型的原因。
記者:在通訊領域,有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也有國內的旗艦公司,宏電怎樣定位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其核心技術或者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
施偉年:這個問題太犀利了,很多人認為我們公司在通訊領域進行自主開發尤其是在移動通訊領域是自找死路。國外有NOKIA、MOTOROLA、ERICSSON、LUCENT、NORTHTEL等,國內有華為、中興等公司,這些都是巨無霸級別公司,移動通訊設備技術含量高,研發投入大,風險太大。
這些說法都沒錯,關鍵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巨無霸級的公司,提供的一般是網絡設備和手機等終端設備,這些設備都嚴格遵守國際相關標準,這些標準從制定到成熟應用一般要經過五年甚至十年之久,這些標準不可能考慮全部應用,現在的部分應用也是當年不可能預知的。而且,各國家各地區的應用各有特色,這些各有特色的應用,就需要提供最合適的設備。在行業應用中,鮮明的特點就是需要方便的、透明的傳輸設備,而且不同的應用有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只有在這個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才能領會到,這是巨無霸公司所做不到的。我公司推出H7000系列DTU,得益于我公司在系統集成項目中,多年經驗的積累。
GPRS/CDMA網絡的設計主要是向用戶提供網絡接入等業務,但由于資費、帶寬等因素,真正能夠長期穩定開展業務的是行業應用,也就是NOKIA最早提出的M2M應用。尤其是在GPRS網絡上,這點更加突出。這大概是GPRS網絡標準制定時以及中國移動建設GPRS網絡時所料不及的。
所以說,我公司的核心技術與核心競爭力就是豐富的應用經驗。我們專注于網絡或終端增值設備的開發,是骨干網絡設備的補充與延伸。與巨無霸公司我們不是正面碰撞,而是一種互補的關系。我們甚至可以將這些應用經驗與國內外大公司進行合作與共享,共同改進網絡設備與業務模型,使得GPRS/CDMA無線數據業務在行業應用中更加可靠、便捷。
記者:2004年宏電將有哪些新品推出?它們對于豐富宏電的產品線有何意義?
施偉年:2003年宏電公司陸續推出了GPRS DTU、CDMA DTU、GPRS工業級MODEM、CDMA工業級MODEM,形成了覆蓋GPRS、CDMA兩種網絡類型,DTU與工業級MODEM兩大類產品,支持RS232、RS485、RS422、TTL電平等多種接口產品,2004年初推出了以太網接口DTU,為小型網絡連接提供了便捷的方式。2004年,我公司將繼續加大開發力度,全面升級軟硬件,使我們的無線數據傳輸設備應用范圍更廣,使用更方面。
2004年我公司除了終端產品外,在中心軟件上將有重大突破,目前,用戶使用我公司DTU設備,需要使用我公司提供的軟件開發包自行開發軟件,原先提供的數據業務中心(DSC)軟件主要用于測試等工作,真正用在實際應用中的不多。目前已經進入最后測試階段的新版DSC軟件,采用多項新技術,對大多用戶,將不再需要自行開發軟件,只接通過新版DSC軟件接口,常用軟件不必修改就可以順利接入。這對于推廣無線數據傳輸將帶來極大的便利。
記者:目前,國內3G方案未定、牌照未發放,可以說無線數據應用市場的最終模式尚未定型,請談談無線數據通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作為無線數據終端產品供應商,宏電正在以何種姿態迎接未來可能的機會?
施偉年:這個問題也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很多用戶擔心,3G的上馬,會不會讓現在的投資化作烏有?
我們密切關注3G的發展狀況,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3G既是政治的3G,也是貿易的3G。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關稅壁壘似乎不覆存在,但體現在技術等方面的貿易壁壘卻始終存在,標準之爭就是技術壁壘的具體體現,而且變得尤為重要。因此,中國政府絕對會支持中國自己的TD-SCDMA標準,在TD-SCDMA標準還未完善、終端產品未成熟之前,中國政府不會輕易發放3G牌照,3G何時到來尚屬于未知狀態,就算現在開始建設,也要一年半載后才能提供服務,達到穩定提供服務,還需一年半載。而且,現在中國GPRS/CDMA網絡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擁有數億用戶,這么龐大的網絡與用戶已經形成了穩定良好的生態圈,這不是輕易就能打破的?,F在的數據業務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能提供穩定服務,用戶可以放心地使用。
舉一個例子,中國移動(當時還是中國電信)自1987年開始運營900MHz模擬移動電話業務。于2001年12月31日后關閉模擬移動電話網,停止經營模擬移動電話業務,模擬電話網絡共計生存15年。 中國第一個GSM蜂窩移動網絡1993年在浙江省嘉興市交付使用。模擬移動電話屬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有多個無可彌補的缺陷,但它并沒有因為GSM網絡的出現而迅速消失,而是在GSM網絡誕生8年后才停止服務的。有些問題并不是靠技術就能解決的。
3G的特點是能夠提供高帶寬的數據服務,有關3G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主張上3G的,看到了中國通過3G在電信運營業領先世界的機會。反對早上3G的,因為看到了很多條件仍然不成熟。其中難度最大的一個“不成熟條件”,就是運營商如何深入發掘用戶需求的前提下設計新的電信產品和應用。雖然運營商們都已經認識到了市場導向的重要性,并且做了大量面向用戶需求的廣告,但真正的市場導向不是簡簡單單喊幾句口號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而指導產品設計、營銷和銷售。
3G的到來時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宏電公司以積極的態度密切關注3G的發展情況。3G的到來,能提供更好的數據服務,宏電公司將把握機會,充分挖掘符合3G應用的機會(領域),適時推出3G數據終端產品。保持在移動數據終端市場的領先地位。
記者:從您的上述談話中可以看出大體宏電公司的架構和定位,請再簡述一下宏電公司的經營理念.
施偉年:宏電公司立足GPRS/CDMA移動數據通訊產品,利用自己的優勢,專注做好自己的產品,與網絡設備供應商、系統應用集成商、移動網絡服務商及用戶共同攜手,共同打造移動數據通訊應用產業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無線數據通訊服務,將移動數據通訊行業應用這個蛋糕做大,實現多家共贏的局面。
記者:無線通訊正在深入各種行業應用,其市場潛力巨大,請問無線數據通訊目前在哪些行業應用比較廣泛,有哪些成功案例?您認為在哪些行業有發展潛力?
施偉年:無線通訊一直是各行各業密切關注的通訊方式,過去主要方式是無線數傳電臺、集群通訊、擴頻通訊等,這些通訊方式規模比較小,一般需要用戶自行組網,單位成本高、容量有限、覆蓋有限、自行維護等缺點制約了無線通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宏電公司推出GPRS/CDMA DTU后,成功地在中國移動的GPRS網絡及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上,構建無線數據網絡,這個數據網絡是在龐大、成熟的GSM/CDMA網絡上構建,所以具有單位成本低、覆蓋廣、專業隊伍維護等優點,無線數據傳輸的應用門檻大大降低。因此,基于GPRS/CDMA的無線數據通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將會迅速展開。
宏電H7000 DTU系列無線通訊產品面市兩年來,已經在電力、水文、氣象、環保、油田、物流、交通、金融、供熱、自來水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市場范圍已經覆蓋到除西藏及以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區。在南非等國家也使用了GPRS DTU產品。可以說,GPRS/CDMA無線數據通訊產品在很多行業里都有發展潛力。根據到目前應用得情況分析,GPRS/CDMA無線數據通訊的行業應用有以下特點:點多、覆蓋范圍廣、單點數據量小、通訊成本要求低、其它通訊手段難實現等特點。
由于成本、維護、穩定性等因素,公用無線數據網絡替代私有無線數據網絡,是一種必然趨勢。
由于各行業發展的進度不一,到目前,發展最快的是電力與市政管網監測行業。
記者:從系統集成商到產品制造商,促使宏電作這種轉變的驅動力是什么?
施偉年:宏電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成立之初主要從事視頻會議系統的工程設計建設、SCADA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在工程中,不斷開發獨有的外圍輔助設備,在通訊、控制方面積累了寶貴的開發經驗。
在開發SCADA項目過程中,與電力系統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我國電力部門在98年前后進行的城市和農村電網改造,分布在路邊、電線桿上、大樓內的配電開關、配電變壓器、開閉所、公用及用戶配電所的等配電控制與計量設備都需得到有效的監視和控制,但由于配電網絡的監測存在著點多、分散,自動化信息的傳輸涉及面廣,使用有線傳輸涉及到布線施工、建設成本、安全和可靠性等一系列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擺在電力部門的一道難題。
早在2000年北京電信展上我們了解到GPRS技術,這立即使我們意識到其在電力配電網自動化方面將是很好的應用,我們便開始GPRS DTU的研究、設計開發。2001年,中國移動部分地區推出了GPRS數據服務實驗網絡,我們就立即進行了網絡測試。當產品開發成功后,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這時,我們發現,無線數據傳輸設備不僅僅用在電力配網自動化中,在各行各業中都可以廣泛應用。于是,進行通用化改進設計后的GPRS/CDMA DTU產品迅速成為公司主打產品。
也許是無線數據傳輸產品的迅速走紅,我公司也逐步從系統集成商轉變為產品研究開發與制造商。由于成功推出了DTU產品,為了專注于DTU產品的設計開發與制造,不再從事于此相關的系統集成工作,而是緊密聯系移動通訊服務商、系統集成商,共同推廣無線數據傳輸業務,共建無線數據傳輸產業價值鏈體系。這大概也是大家認為我公司轉型的原因。
記者:在通訊領域,有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也有國內的旗艦公司,宏電怎樣定位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其核心技術或者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
施偉年:這個問題太犀利了,很多人認為我們公司在通訊領域進行自主開發尤其是在移動通訊領域是自找死路。國外有NOKIA、MOTOROLA、ERICSSON、LUCENT、NORTHTEL等,國內有華為、中興等公司,這些都是巨無霸級別公司,移動通訊設備技術含量高,研發投入大,風險太大。
這些說法都沒錯,關鍵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巨無霸級的公司,提供的一般是網絡設備和手機等終端設備,這些設備都嚴格遵守國際相關標準,這些標準從制定到成熟應用一般要經過五年甚至十年之久,這些標準不可能考慮全部應用,現在的部分應用也是當年不可能預知的。而且,各國家各地區的應用各有特色,這些各有特色的應用,就需要提供最合適的設備。在行業應用中,鮮明的特點就是需要方便的、透明的傳輸設備,而且不同的應用有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只有在這個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才能領會到,這是巨無霸公司所做不到的。我公司推出H7000系列DTU,得益于我公司在系統集成項目中,多年經驗的積累。
GPRS/CDMA網絡的設計主要是向用戶提供網絡接入等業務,但由于資費、帶寬等因素,真正能夠長期穩定開展業務的是行業應用,也就是NOKIA最早提出的M2M應用。尤其是在GPRS網絡上,這點更加突出。這大概是GPRS網絡標準制定時以及中國移動建設GPRS網絡時所料不及的。
所以說,我公司的核心技術與核心競爭力就是豐富的應用經驗。我們專注于網絡或終端增值設備的開發,是骨干網絡設備的補充與延伸。與巨無霸公司我們不是正面碰撞,而是一種互補的關系。我們甚至可以將這些應用經驗與國內外大公司進行合作與共享,共同改進網絡設備與業務模型,使得GPRS/CDMA無線數據業務在行業應用中更加可靠、便捷。
記者:2004年宏電將有哪些新品推出?它們對于豐富宏電的產品線有何意義?
施偉年:2003年宏電公司陸續推出了GPRS DTU、CDMA DTU、GPRS工業級MODEM、CDMA工業級MODEM,形成了覆蓋GPRS、CDMA兩種網絡類型,DTU與工業級MODEM兩大類產品,支持RS232、RS485、RS422、TTL電平等多種接口產品,2004年初推出了以太網接口DTU,為小型網絡連接提供了便捷的方式。2004年,我公司將繼續加大開發力度,全面升級軟硬件,使我們的無線數據傳輸設備應用范圍更廣,使用更方面。
2004年我公司除了終端產品外,在中心軟件上將有重大突破,目前,用戶使用我公司DTU設備,需要使用我公司提供的軟件開發包自行開發軟件,原先提供的數據業務中心(DSC)軟件主要用于測試等工作,真正用在實際應用中的不多。目前已經進入最后測試階段的新版DSC軟件,采用多項新技術,對大多用戶,將不再需要自行開發軟件,只接通過新版DSC軟件接口,常用軟件不必修改就可以順利接入。這對于推廣無線數據傳輸將帶來極大的便利。
記者:目前,國內3G方案未定、牌照未發放,可以說無線數據應用市場的最終模式尚未定型,請談談無線數據通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作為無線數據終端產品供應商,宏電正在以何種姿態迎接未來可能的機會?
施偉年:這個問題也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很多用戶擔心,3G的上馬,會不會讓現在的投資化作烏有?
我們密切關注3G的發展狀況,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3G既是政治的3G,也是貿易的3G。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關稅壁壘似乎不覆存在,但體現在技術等方面的貿易壁壘卻始終存在,標準之爭就是技術壁壘的具體體現,而且變得尤為重要。因此,中國政府絕對會支持中國自己的TD-SCDMA標準,在TD-SCDMA標準還未完善、終端產品未成熟之前,中國政府不會輕易發放3G牌照,3G何時到來尚屬于未知狀態,就算現在開始建設,也要一年半載后才能提供服務,達到穩定提供服務,還需一年半載。而且,現在中國GPRS/CDMA網絡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擁有數億用戶,這么龐大的網絡與用戶已經形成了穩定良好的生態圈,這不是輕易就能打破的?,F在的數據業務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能提供穩定服務,用戶可以放心地使用。
舉一個例子,中國移動(當時還是中國電信)自1987年開始運營900MHz模擬移動電話業務。于2001年12月31日后關閉模擬移動電話網,停止經營模擬移動電話業務,模擬電話網絡共計生存15年。 中國第一個GSM蜂窩移動網絡1993年在浙江省嘉興市交付使用。模擬移動電話屬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有多個無可彌補的缺陷,但它并沒有因為GSM網絡的出現而迅速消失,而是在GSM網絡誕生8年后才停止服務的。有些問題并不是靠技術就能解決的。
3G的特點是能夠提供高帶寬的數據服務,有關3G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主張上3G的,看到了中國通過3G在電信運營業領先世界的機會。反對早上3G的,因為看到了很多條件仍然不成熟。其中難度最大的一個“不成熟條件”,就是運營商如何深入發掘用戶需求的前提下設計新的電信產品和應用。雖然運營商們都已經認識到了市場導向的重要性,并且做了大量面向用戶需求的廣告,但真正的市場導向不是簡簡單單喊幾句口號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而指導產品設計、營銷和銷售。
3G的到來時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宏電公司以積極的態度密切關注3G的發展情況。3G的到來,能提供更好的數據服務,宏電公司將把握機會,充分挖掘符合3G應用的機會(領域),適時推出3G數據終端產品。保持在移動數據終端市場的領先地位。
記者:從您的上述談話中可以看出大體宏電公司的架構和定位,請再簡述一下宏電公司的經營理念.
施偉年:宏電公司立足GPRS/CDMA移動數據通訊產品,利用自己的優勢,專注做好自己的產品,與網絡設備供應商、系統應用集成商、移動網絡服務商及用戶共同攜手,共同打造移動數據通訊應用產業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無線數據通訊服務,將移動數據通訊行業應用這個蛋糕做大,實現多家共贏的局面。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