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組合” 重拳出擊——艾訊科技與研華共舞IPC
2004/7/12 16:59:00
艾訊科技(AXIOMTEK)顯然是有備而來。
今年3月,艾訊科技原上海辦事處升格為上海分公司;4月,深圳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先后成立。如此快速地布局國內工控市場,令業界為之震動。
“我們要盡快把艾訊正在喪失的市場關注力重新拉回來。”這一連串事件的操盤手之一——艾訊科技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林榮堅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所不同的是,此番“歸來”,艾訊科技不再是單打獨斗,身后已然挑起了“研華系”的大旗。
研華的“雙品牌”戰略
清華紫光國際交流中心。早上9點鐘。陽光流過厚厚的云層,向下滲透著溫和。
面對記者,林榮堅始終的笑意傳遞出一份從容。有著惠普等多家跨國公司高管背景的他,現在是艾訊科技大陸方面的領軍人。
話題首先便集中于兩年前研華與艾訊的重量級握手。這一事件對雙方而言都意義非凡。之于艾訊,發生的不單單是股權分配的變化,同時還導致了公司發展策略的重大調整;之于研華,在取得艾訊公司的絕對控股權之后,其“雙品牌”戰略終于成為可能。
時間是2002年6月6日,研華公司發布的一則公告稱,為廣拓市場,研華集團與艾訊公司正式進行策略聯盟,通過行銷、制造及研發等方面的整合分工,將實現雙方及客戶三端共贏,并進一步構建完整行銷模式,推進全球化布局。透過此次聯盟,研華集團取得艾訊公司40%的股權,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同時出任艾訊科技董事長一職。
而據林榮堅先生透露,時至今日,研華實際取得艾訊公司股權已達50%以上。從某種意義上說,艾訊已成為研華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與研華、凌華、威達電、研祥等同為IPC(Industrial PC,工業電腦)一線品牌的艾訊科技,算得上是這一領域的“老字號”。從最初的基于IEEE-488的測量及控制系統開始,發展到今天成為能夠提供全方位工控產品的系統整合商,艾訊科技行銷全球已超過10年。站在新的出發點上,下一個10年怎么走?林榮堅說:“要在保持繼有成績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與工控巨鱷研華攜手無疑是最佳捷徑。”
而在研華看來,工控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分工愈加細密,行銷日趨復雜。在這一領域要想“一家獨大”無疑困難重重,發展自己的第二品牌,才能在蛋糕上多切一塊。
兩家的主業均為工業電腦,如何協調發展?林榮堅說:“基本策略是既合作又競爭。雙方共享包括制造資源在內的基礎設施,在市場操作上則相對獨立。”根據部署,在產品策略上,研華將繼續深耕高端市場;而艾訊將專注于中檔產品。在行銷策略上,研華將延續其全球當地化直銷(Global Localization)模式,廣設子公司,服務當地客戶;而艾訊將采取經銷商代理(All Channel)模式,重點支持各地的經銷商客戶。
盡管有業內人士并不看好處于“同業競爭”的研華與艾訊聯盟,但林榮堅依然對“雙品牌”戰略的前景充滿了期待:“有充足的理由對此表示樂觀。第一,市場在不斷成長,有足夠大的空間來容納研華和艾訊以及其他對手;第二,工控行業的特性使我們可以在策略上作一些區分,從而避免雙方的正面沖突。可以預見,透過此次聯盟,艾訊科技將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艾訊科技強勢出擊
沉寂一時的艾訊科技來了記回馬槍。今年3月初,在上海新錦江大酒店舉行的“AXIOMTEK蓄勢待發,布局中國工控市場”全國經銷商大會,算是長纓一抖;4月底,北京辦事處的落成,則是槍尖回刺,完成了一條優美的弧線。
1990年成立于中國臺灣的艾訊公司,由8位充滿挑戰精神的年輕工程師創辦。10年鍛造,AXIOMTEK打造成了工控界一塊響當當的招牌。其下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用電腦及工作站、嵌入式單板電腦卡、薄膜式平板電腦、工業測控系列產品等四大類。當初,艾訊科技憑借全方位的研發能力(據說其25%的人力致力于研發)和遍布四大洲(歐、美、亞、澳)的經銷網絡而在業界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再挾工控巨頭研華之威,艾訊來勢愈顯兇猛。
“過去,艾訊科技在國內市場曾有一席之地。盡快將所占的市場份額提高到一個正常水平,是我們當前的重要工作。”按照林榮堅的規劃,北京分公司主要針對東北、華北地區,上海分公司重點面向華中、華東市場,深圳分公司則覆蓋華南和西南。“今年,我們不打算再擴張第4個、第5個據點,而是要把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地方發展好、發掘透。我們將把更多的精力專注于打造優秀團隊和發展分銷渠道。” 林還進一步透露:“為了未來發展需要,充實運營資金,艾訊科技將于今年11月在臺北獨立上市。”
對于國內市場,林榮堅給予了“環境好、機會多”的評價。他特別指出,工控市場的一大特點,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現一個升級換代的需求高潮。從去年以來,這一高潮的來臨正在給工控廠商帶來豐厚的回報。估計未來兩個高潮將會在2006年和2008年出現。如何把握好這幾次契機,對艾訊未來幾年的發展至關重要。
渠道為王
越來越多的人傾向認為,工控產業已從傳統制造導向轉變為服務導向。林榮堅說:“工控業從來就是服務業。”似乎可以從IPC的產品特性上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產品一般要為客戶量身訂做,需求數量通常不大,但是規格、功能多樣;比如要求產品穩定性高及故障率低,需要及時的技術支援和售后服務,等等。
因此,對工控廠商而言,選擇正確、可靠的經銷伙伴,尤其顯得重要。
今年3月,在公司的“誓師大會”上,艾訊科技宣布與國內知名工控代理商福升科技聯手,共同打造IPC版圖。福升科技率領其下屬的10余家二級經銷商效力艾訊。這些經銷商覆蓋了包括長春、沈陽、青島、濟南、杭州、無錫、常州、武漢、上海、成都、南京等在內的全國大中城市。
“福升科技是艾訊的老朋友了,其倡導的‘服務為先’、‘客戶至上’與艾訊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經過1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福升科技擁有了完備的服務體系和豐富的渠道資源,這對艾訊非常重要。” 林榮堅進而表示,“重新找到并維護艾訊在內地曾有的伙伴關系,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畢竟,艾訊在現階段還沒有那么大的覆蓋能力。”
在這些“舊雨新知”中,還包括北京的集智達和瑞普天潤。作為艾訊科技的一級代理,這兩家公司已成為艾訊北方渠道的主要力量。
不得不提的另一家重要經銷商,是剛剛更名的艾訊宏達。它與艾訊科技的微妙關系在于,艾訊宏達的當家人正是艾訊科技的前任董事長李清鋒。
艾訊宏達即原艾訊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在2002年以前主要專注于“AXIOMTEK艾訊科技”品牌的推廣。研華入主艾訊使情況發生了變化。李清鋒另立門戶,于2003年底創立了“GRANTECH艾訊宏達”品牌。按照林榮堅的說法,這種“通常要訴諸公堂”的事情,最終通過“雙方的友好協商”完美地解決了。“基于雙方良好的合作基礎,艾訊宏達在未來將繼續作為艾訊科技在中國的重要經銷商,并尤其專注于嵌入式系統方案,推廣艾訊科技的產品與服務。”
轉摘自《機電商報》 記者 夏雪
今年3月,艾訊科技原上海辦事處升格為上海分公司;4月,深圳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先后成立。如此快速地布局國內工控市場,令業界為之震動。
“我們要盡快把艾訊正在喪失的市場關注力重新拉回來。”這一連串事件的操盤手之一——艾訊科技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林榮堅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所不同的是,此番“歸來”,艾訊科技不再是單打獨斗,身后已然挑起了“研華系”的大旗。
研華的“雙品牌”戰略
清華紫光國際交流中心。早上9點鐘。陽光流過厚厚的云層,向下滲透著溫和。
面對記者,林榮堅始終的笑意傳遞出一份從容。有著惠普等多家跨國公司高管背景的他,現在是艾訊科技大陸方面的領軍人。
話題首先便集中于兩年前研華與艾訊的重量級握手。這一事件對雙方而言都意義非凡。之于艾訊,發生的不單單是股權分配的變化,同時還導致了公司發展策略的重大調整;之于研華,在取得艾訊公司的絕對控股權之后,其“雙品牌”戰略終于成為可能。
時間是2002年6月6日,研華公司發布的一則公告稱,為廣拓市場,研華集團與艾訊公司正式進行策略聯盟,通過行銷、制造及研發等方面的整合分工,將實現雙方及客戶三端共贏,并進一步構建完整行銷模式,推進全球化布局。透過此次聯盟,研華集團取得艾訊公司40%的股權,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同時出任艾訊科技董事長一職。
而據林榮堅先生透露,時至今日,研華實際取得艾訊公司股權已達50%以上。從某種意義上說,艾訊已成為研華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與研華、凌華、威達電、研祥等同為IPC(Industrial PC,工業電腦)一線品牌的艾訊科技,算得上是這一領域的“老字號”。從最初的基于IEEE-488的測量及控制系統開始,發展到今天成為能夠提供全方位工控產品的系統整合商,艾訊科技行銷全球已超過10年。站在新的出發點上,下一個10年怎么走?林榮堅說:“要在保持繼有成績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與工控巨鱷研華攜手無疑是最佳捷徑。”
而在研華看來,工控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分工愈加細密,行銷日趨復雜。在這一領域要想“一家獨大”無疑困難重重,發展自己的第二品牌,才能在蛋糕上多切一塊。
兩家的主業均為工業電腦,如何協調發展?林榮堅說:“基本策略是既合作又競爭。雙方共享包括制造資源在內的基礎設施,在市場操作上則相對獨立。”根據部署,在產品策略上,研華將繼續深耕高端市場;而艾訊將專注于中檔產品。在行銷策略上,研華將延續其全球當地化直銷(Global Localization)模式,廣設子公司,服務當地客戶;而艾訊將采取經銷商代理(All Channel)模式,重點支持各地的經銷商客戶。
盡管有業內人士并不看好處于“同業競爭”的研華與艾訊聯盟,但林榮堅依然對“雙品牌”戰略的前景充滿了期待:“有充足的理由對此表示樂觀。第一,市場在不斷成長,有足夠大的空間來容納研華和艾訊以及其他對手;第二,工控行業的特性使我們可以在策略上作一些區分,從而避免雙方的正面沖突。可以預見,透過此次聯盟,艾訊科技將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艾訊科技強勢出擊
沉寂一時的艾訊科技來了記回馬槍。今年3月初,在上海新錦江大酒店舉行的“AXIOMTEK蓄勢待發,布局中國工控市場”全國經銷商大會,算是長纓一抖;4月底,北京辦事處的落成,則是槍尖回刺,完成了一條優美的弧線。
1990年成立于中國臺灣的艾訊公司,由8位充滿挑戰精神的年輕工程師創辦。10年鍛造,AXIOMTEK打造成了工控界一塊響當當的招牌。其下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用電腦及工作站、嵌入式單板電腦卡、薄膜式平板電腦、工業測控系列產品等四大類。當初,艾訊科技憑借全方位的研發能力(據說其25%的人力致力于研發)和遍布四大洲(歐、美、亞、澳)的經銷網絡而在業界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再挾工控巨頭研華之威,艾訊來勢愈顯兇猛。
“過去,艾訊科技在國內市場曾有一席之地。盡快將所占的市場份額提高到一個正常水平,是我們當前的重要工作。”按照林榮堅的規劃,北京分公司主要針對東北、華北地區,上海分公司重點面向華中、華東市場,深圳分公司則覆蓋華南和西南。“今年,我們不打算再擴張第4個、第5個據點,而是要把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地方發展好、發掘透。我們將把更多的精力專注于打造優秀團隊和發展分銷渠道。” 林還進一步透露:“為了未來發展需要,充實運營資金,艾訊科技將于今年11月在臺北獨立上市。”
對于國內市場,林榮堅給予了“環境好、機會多”的評價。他特別指出,工控市場的一大特點,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現一個升級換代的需求高潮。從去年以來,這一高潮的來臨正在給工控廠商帶來豐厚的回報。估計未來兩個高潮將會在2006年和2008年出現。如何把握好這幾次契機,對艾訊未來幾年的發展至關重要。
渠道為王
越來越多的人傾向認為,工控產業已從傳統制造導向轉變為服務導向。林榮堅說:“工控業從來就是服務業。”似乎可以從IPC的產品特性上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產品一般要為客戶量身訂做,需求數量通常不大,但是規格、功能多樣;比如要求產品穩定性高及故障率低,需要及時的技術支援和售后服務,等等。
因此,對工控廠商而言,選擇正確、可靠的經銷伙伴,尤其顯得重要。
今年3月,在公司的“誓師大會”上,艾訊科技宣布與國內知名工控代理商福升科技聯手,共同打造IPC版圖。福升科技率領其下屬的10余家二級經銷商效力艾訊。這些經銷商覆蓋了包括長春、沈陽、青島、濟南、杭州、無錫、常州、武漢、上海、成都、南京等在內的全國大中城市。
“福升科技是艾訊的老朋友了,其倡導的‘服務為先’、‘客戶至上’與艾訊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經過1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福升科技擁有了完備的服務體系和豐富的渠道資源,這對艾訊非常重要。” 林榮堅進而表示,“重新找到并維護艾訊在內地曾有的伙伴關系,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畢竟,艾訊在現階段還沒有那么大的覆蓋能力。”
在這些“舊雨新知”中,還包括北京的集智達和瑞普天潤。作為艾訊科技的一級代理,這兩家公司已成為艾訊北方渠道的主要力量。
不得不提的另一家重要經銷商,是剛剛更名的艾訊宏達。它與艾訊科技的微妙關系在于,艾訊宏達的當家人正是艾訊科技的前任董事長李清鋒。
艾訊宏達即原艾訊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在2002年以前主要專注于“AXIOMTEK艾訊科技”品牌的推廣。研華入主艾訊使情況發生了變化。李清鋒另立門戶,于2003年底創立了“GRANTECH艾訊宏達”品牌。按照林榮堅的說法,這種“通常要訴諸公堂”的事情,最終通過“雙方的友好協商”完美地解決了。“基于雙方良好的合作基礎,艾訊宏達在未來將繼續作為艾訊科技在中國的重要經銷商,并尤其專注于嵌入式系統方案,推廣艾訊科技的產品與服務。”
轉摘自《機電商報》 記者 夏雪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金豐再度攜手艾訊與華碩合作「智慧沖壓瑕疵檢測解決方案」
即刻整合艾訊嵌入式主板掌握5G與AIoT產業發展機會
艾訊科技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首選艾訊高階Mini-ITX主板MANO526
艾訊科技推出Intel® Xeon®網絡安全應用平臺NA592優化SD-WAN解決方案
艾訊科技4K多顯示數字電子廣告牌播放器DSP511支持2.5G超快網速大幅提升廣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