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能源自動化市場——霍尼韋爾在中國
2005/1/14 16:57:00
霍尼韋爾的DCS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早已大噪于天下。談起TDC、TPS以至現在的PKS,恐怕每個過程工業的自動化工程師都是耳熟能詳。然而霍尼韋爾在媒體面前卻是一個相當低調的公司。在雜志上看不到他的廣告,在門戶網站上沒有他的鏈接,甚至連霍尼韋爾的中文網站也分外樸素,僅為懸掛在其國際網站下的十余個中文頁面(www.honeywell.com/china)。以至于04年初本站記者接受邀請參加其中國區的首次媒體見面會時,興奮之余,發現文獻庫中關于霍尼韋爾的資料竟是寥寥。不過令人高興的是,從04年起,霍尼韋爾的對外宣傳活動逐漸多了起來。經過一年的磨合,見證了用戶年會和數次新聞發布之后,記者終于對其在中國的脈絡有了一些把握。

GE收購事件的余波平息之后,霍尼韋爾在中國的業務重回快車道。2002-2004三年間業務翻了一番,從4200萬美元到近9000萬美元。“今年是令人振奮的一年,是霍尼韋爾在中國十多年的最高點”,中國地區工業部總經理葉忠德先生在2004年度用戶大會上掩蓋不住心頭的喜悅。而在量變的同時,葉先生的另外一句話似乎更應引起人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我們拿到了很多具有戰略意義的訂單”。
LNG(液化天然氣):2004年6月,霍尼韋爾通過EPC的承包商French Consortium STTS競標成為中國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設備集成供應商,參與LNG接收站項目的建設。合同額達600萬美元。在廣東LNG接收站的項目建設中,霍尼韋爾將提供帶有3個冗余C200控制器的ExperionTM PKS系統。以及由可冗余的Dell服務器承載全廠范圍的容錯系統,通過以太網對全廠進行遠程控制;用于檢測全廠范圍的緊急停車系統ESD和火災保護系統F&G,更配有7個冗余FCS控制器。此項目還集合了SIS系統、火災保護系統、操作員仿真培訓系統Shadow PlantTM、生產信息集成平臺Uniformance、和基于HART的現場儀表并配有資產管理的總線管理系統。霍尼韋爾負責將整個配套工程的安裝、項目實施與管理,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煤液化:2004年12月,霍尼韋爾贏得中國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主自動化設備(MAV)供貨合同660萬美元。霍尼韋爾將為其提供并安裝9套集散控制系統(DCS)、2套緊急停車系統(ESD)、3套安全柵、9套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以及相關的機柜、系統接口、系統集成和備品備件,使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的整體運行安全、可靠和高效。
超臨界發電:2004年11月,霍尼韋爾贏得魯晉王曲發電廠一期工程儀控島合同,價值1000萬美元。魯晉王曲發電廠位于中國中部最大的產煤大省山西省。規劃分為二期,一期工程于2003年底開工,建設2臺600MW機組,按照計劃,1號機組2006年8月竣工,2號機組2007年6月竣工;二期工程再建設2臺1000MW機組。作為魯晉王曲發電廠一期工程主要的自動化設備分包商,霍尼韋爾公司將為兩臺600MW超臨界燃煤汽輪機發電機組提供電廠控制、報警監視與系統保護,以及MIS、SIS、仿真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和其他儀表控制設備,以使魯晉王曲發電廠運行安全、可靠和高效。
如果您對中國的能源行業有所了解的話,就會意識到這三個項目背后的產業是多么的不平凡。LNG、煤液化(氣化)、超臨界發電分別通過對能源運輸、加工、利用三方面的突破正在改變或者說具備相當大的潛力來改變當前中國能源產業的架構,從而緩解甚至破解中國的能源危機之局。
中國中上游能源產業鏈

LNG項目通過將天然氣加壓、降溫、液化這一新的運輸方式引進了境外汽田的資源,如同為油汽產業的主線增添了一條助力的支流。而煤液化則將煤炭與油汽產業聯結起來,對于煤多油少的中國來說,其意義和作用可類比作“南水北調”。而超臨界發電則較大幅度提高了發電效率,即對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相對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亞臨界發電設備,已經成為中國火電產業的主導趨勢。霍尼韋爾運力于能源行業的這三個方面可謂識其大勢也。
先發制人,先入為主,從事銷售的同仁肯定非常清楚首批大項目的重要性,及早樹立成功典型案例,其示范作用往往可以使以后的銷售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廣東LNG、神華煤液化、王曲超臨界”項目中眾多的“第一、首個”正是彰顯了這些項目的戰略意義。廣東LNG是沿海LNG項目群中的第一個;神華集團項目更是煤制油產業化的先河;超臨界電站雖然在中國已多有應用,但對于霍尼韋爾而言,是其突破電站市場的第一個大型項目。這些項目的示范作用到底有多大?將為霍尼韋爾開啟一個怎樣的市場?我們來逐一分析。
LNG產業
正在規劃和實施的沿海LNG項目有7個: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這些項目將最終構成一個沿海LNG接收站與輸送管網。除廣東已經進入正式實施階段外,其余項目多處在前期準備,但相關的業主公司均已成立,基本會在2010年之前完成建設,也就是說,接下來的5個年份,將是LNG建設的高峰期。
LNG項目所孕育的直接項目分為三塊:第一,LNG接收站,用于將儲存和氣化液態天然氣(LNG);第二,LNG管網,連接接收站與各用其城市及電站間的管網,譬如,廣東項目接收站設在深圳,而供氣城市和電站包含深圳、東莞、惠州、廣州和佛山,全長379公里,投資30億元;第三,LNG電廠,除了30%左右的民用燃料和少量用于化工用途之外,七成左右的LNG將用于建設調峰電站,廣東項目中的惠州電廠就高達385萬千瓦,福建項目也將建設晉江、廈門、莆田三座燃氣電廠,其余項目中LNG電站也是項目規劃中的重點。除了這些直接項目之外,LNG產業所帶動的LNG船制造業帶來的市場機會也不容小視。

“廣東這個項目是中國的第一個LNG項目。霍尼韋爾已經拿到了接收站(Termianl)這一塊,管線(Pipeline)這一部分正在商談。同時,福建的LNG項目我們也在跟進中。LNG在亞太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這也會是霍尼韋爾公司成長的一個主要推動力之一”。葉忠德表示“造船業也是霍尼韋爾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進口日益增多的原油和天然氣會帶動油輪和LNG船行業”。當然,作為占據LNG消耗大頭的LNG電站也會成為自動化產品的一大主顧。廣東LNG接收站的中標使得霍尼韋爾率先進入了這一剛剛啟動的龐大市場。
煤液化/煤氣化
中國屬于“缺油少汽”的國家,但煤炭儲量卻占世界煤炭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由于技術的原因,煤制油/汽市場處于剛剛啟動的時期。其產業化代表即神華煤液化項目,采用殼牌公司的技術,總規模為年產油品500萬噸。一期投資245億元,年產油品320萬噸,就地轉化原煤960萬噸。而內蒙古“十一五”期間還將開工投產4個煤炭液化項目,將形成2000萬噸成品油的年生產能力。同期進行的還有寧夏煤業集團技術與規模與神華項目相當。煤氣化的技術同樣掌握在殼牌手中,除岳陽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外,還有數個項目在醞釀中。據稱,中國政府將在煤制油/汽產業投入百億美元以緩解進口原油的困擾。

“今年(2004)霍尼韋爾拿到了很多煤氣化的項目。煤氣化分為兩種。一是煤變氣,殼牌在中國有8個大項目,其中已開標的有4個,霍尼韋爾拿到了3個。二是煤變油,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神華集團的煤液化項目,已經進入了最后的商榷期,現在霍尼韋爾占有比較大的優勢,應該不久之后大家就會看到相關的開標信息(已中標,編著注)。”葉忠德在用戶大會上表示。
相對于LNG已經進入大興土木階段而言,煤制油產業仍然處在初期的試探期,但其前景無疑為霍尼韋爾中長期業績提供了頗多助益。
超臨界電站
“電荒”在2003-2004成為了一個熱門名詞,也預示著電力投資進入了新一輪的高峰。基于環保和效率的原因,大規模超臨界電站將成為此輪投資的主流。霍尼韋爾此時此刻獲得了王曲電站控制島項目,其意義不言而喻。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這個項目的項目額為國內有記錄以來最高,這也顯示了霍尼韋爾在電站市場,尤其是大型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在取得了能源行業三個新增長點的突破之外,霍尼韋爾依然保持著在傳統行業,即HPI(Hydrocarbon Processing Industry,烴加工)的優勢。2004年,霍尼韋爾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簽訂了400萬美元合同,與中國石化公司(SINOPEC)簽訂中國西南輸油管道自動化合同320萬美元。
2004年,在中國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之下,在保持傳統石化產業鏈優勢的同時,霍尼韋爾開始著力于能源行業的新增長點,這些成就,為霍尼韋爾未來在中國業務的強勁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言以蔽之,霍尼韋爾在戰略性的時間(中國能源危機之時),戰略性的市場(中國),戰略性的行業(能源),戰略性的分支(LNG、煤液化、超臨界發電),贏得了戰略性的項目(廣東、神華、王曲)。

e=position:absolute;left:-9999px;top:-9999px; href=http://file-dl

GE收購事件的余波平息之后,霍尼韋爾在中國的業務重回快車道。2002-2004三年間業務翻了一番,從4200萬美元到近9000萬美元。“今年是令人振奮的一年,是霍尼韋爾在中國十多年的最高點”,中國地區工業部總經理葉忠德先生在2004年度用戶大會上掩蓋不住心頭的喜悅。而在量變的同時,葉先生的另外一句話似乎更應引起人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我們拿到了很多具有戰略意義的訂單”。
LNG(液化天然氣):2004年6月,霍尼韋爾通過EPC的承包商French Consortium STTS競標成為中國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設備集成供應商,參與LNG接收站項目的建設。合同額達600萬美元。在廣東LNG接收站的項目建設中,霍尼韋爾將提供帶有3個冗余C200控制器的ExperionTM PKS系統。以及由可冗余的Dell服務器承載全廠范圍的容錯系統,通過以太網對全廠進行遠程控制;用于檢測全廠范圍的緊急停車系統ESD和火災保護系統F&G,更配有7個冗余FCS控制器。此項目還集合了SIS系統、火災保護系統、操作員仿真培訓系統Shadow PlantTM、生產信息集成平臺Uniformance、和基于HART的現場儀表并配有資產管理的總線管理系統。霍尼韋爾負責將整個配套工程的安裝、項目實施與管理,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煤液化:2004年12月,霍尼韋爾贏得中國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主自動化設備(MAV)供貨合同660萬美元。霍尼韋爾將為其提供并安裝9套集散控制系統(DCS)、2套緊急停車系統(ESD)、3套安全柵、9套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以及相關的機柜、系統接口、系統集成和備品備件,使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的整體運行安全、可靠和高效。
超臨界發電:2004年11月,霍尼韋爾贏得魯晉王曲發電廠一期工程儀控島合同,價值1000萬美元。魯晉王曲發電廠位于中國中部最大的產煤大省山西省。規劃分為二期,一期工程于2003年底開工,建設2臺600MW機組,按照計劃,1號機組2006年8月竣工,2號機組2007年6月竣工;二期工程再建設2臺1000MW機組。作為魯晉王曲發電廠一期工程主要的自動化設備分包商,霍尼韋爾公司將為兩臺600MW超臨界燃煤汽輪機發電機組提供電廠控制、報警監視與系統保護,以及MIS、SIS、仿真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和其他儀表控制設備,以使魯晉王曲發電廠運行安全、可靠和高效。
如果您對中國的能源行業有所了解的話,就會意識到這三個項目背后的產業是多么的不平凡。LNG、煤液化(氣化)、超臨界發電分別通過對能源運輸、加工、利用三方面的突破正在改變或者說具備相當大的潛力來改變當前中國能源產業的架構,從而緩解甚至破解中國的能源危機之局。
中國中上游能源產業鏈

LNG項目通過將天然氣加壓、降溫、液化這一新的運輸方式引進了境外汽田的資源,如同為油汽產業的主線增添了一條助力的支流。而煤液化則將煤炭與油汽產業聯結起來,對于煤多油少的中國來說,其意義和作用可類比作“南水北調”。而超臨界發電則較大幅度提高了發電效率,即對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相對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亞臨界發電設備,已經成為中國火電產業的主導趨勢。霍尼韋爾運力于能源行業的這三個方面可謂識其大勢也。
先發制人,先入為主,從事銷售的同仁肯定非常清楚首批大項目的重要性,及早樹立成功典型案例,其示范作用往往可以使以后的銷售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廣東LNG、神華煤液化、王曲超臨界”項目中眾多的“第一、首個”正是彰顯了這些項目的戰略意義。廣東LNG是沿海LNG項目群中的第一個;神華集團項目更是煤制油產業化的先河;超臨界電站雖然在中國已多有應用,但對于霍尼韋爾而言,是其突破電站市場的第一個大型項目。這些項目的示范作用到底有多大?將為霍尼韋爾開啟一個怎樣的市場?我們來逐一分析。
LNG產業
正在規劃和實施的沿海LNG項目有7個: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這些項目將最終構成一個沿海LNG接收站與輸送管網。除廣東已經進入正式實施階段外,其余項目多處在前期準備,但相關的業主公司均已成立,基本會在2010年之前完成建設,也就是說,接下來的5個年份,將是LNG建設的高峰期。
LNG項目所孕育的直接項目分為三塊:第一,LNG接收站,用于將儲存和氣化液態天然氣(LNG);第二,LNG管網,連接接收站與各用其城市及電站間的管網,譬如,廣東項目接收站設在深圳,而供氣城市和電站包含深圳、東莞、惠州、廣州和佛山,全長379公里,投資30億元;第三,LNG電廠,除了30%左右的民用燃料和少量用于化工用途之外,七成左右的LNG將用于建設調峰電站,廣東項目中的惠州電廠就高達385萬千瓦,福建項目也將建設晉江、廈門、莆田三座燃氣電廠,其余項目中LNG電站也是項目規劃中的重點。除了這些直接項目之外,LNG產業所帶動的LNG船制造業帶來的市場機會也不容小視。

“廣東這個項目是中國的第一個LNG項目。霍尼韋爾已經拿到了接收站(Termianl)這一塊,管線(Pipeline)這一部分正在商談。同時,福建的LNG項目我們也在跟進中。LNG在亞太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這也會是霍尼韋爾公司成長的一個主要推動力之一”。葉忠德表示“造船業也是霍尼韋爾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進口日益增多的原油和天然氣會帶動油輪和LNG船行業”。當然,作為占據LNG消耗大頭的LNG電站也會成為自動化產品的一大主顧。廣東LNG接收站的中標使得霍尼韋爾率先進入了這一剛剛啟動的龐大市場。
煤液化/煤氣化
中國屬于“缺油少汽”的國家,但煤炭儲量卻占世界煤炭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由于技術的原因,煤制油/汽市場處于剛剛啟動的時期。其產業化代表即神華煤液化項目,采用殼牌公司的技術,總規模為年產油品500萬噸。一期投資245億元,年產油品320萬噸,就地轉化原煤960萬噸。而內蒙古“十一五”期間還將開工投產4個煤炭液化項目,將形成2000萬噸成品油的年生產能力。同期進行的還有寧夏煤業集團技術與規模與神華項目相當。煤氣化的技術同樣掌握在殼牌手中,除岳陽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外,還有數個項目在醞釀中。據稱,中國政府將在煤制油/汽產業投入百億美元以緩解進口原油的困擾。

“今年(2004)霍尼韋爾拿到了很多煤氣化的項目。煤氣化分為兩種。一是煤變氣,殼牌在中國有8個大項目,其中已開標的有4個,霍尼韋爾拿到了3個。二是煤變油,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神華集團的煤液化項目,已經進入了最后的商榷期,現在霍尼韋爾占有比較大的優勢,應該不久之后大家就會看到相關的開標信息(已中標,編著注)。”葉忠德在用戶大會上表示。
相對于LNG已經進入大興土木階段而言,煤制油產業仍然處在初期的試探期,但其前景無疑為霍尼韋爾中長期業績提供了頗多助益。
超臨界電站
“電荒”在2003-2004成為了一個熱門名詞,也預示著電力投資進入了新一輪的高峰。基于環保和效率的原因,大規模超臨界電站將成為此輪投資的主流。霍尼韋爾此時此刻獲得了王曲電站控制島項目,其意義不言而喻。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這個項目的項目額為國內有記錄以來最高,這也顯示了霍尼韋爾在電站市場,尤其是大型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在取得了能源行業三個新增長點的突破之外,霍尼韋爾依然保持著在傳統行業,即HPI(Hydrocarbon Processing Industry,烴加工)的優勢。2004年,霍尼韋爾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簽訂了400萬美元合同,與中國石化公司(SINOPEC)簽訂中國西南輸油管道自動化合同320萬美元。
2004年,在中國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之下,在保持傳統石化產業鏈優勢的同時,霍尼韋爾開始著力于能源行業的新增長點,這些成就,為霍尼韋爾未來在中國業務的強勁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言以蔽之,霍尼韋爾在戰略性的時間(中國能源危機之時),戰略性的市場(中國),戰略性的行業(能源),戰略性的分支(LNG、煤液化、超臨界發電),贏得了戰略性的項目(廣東、神華、王曲)。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霍尼韋爾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物資助力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霍尼韋爾ADS,筑牢工廠安全生產的第二道防線
實現工廠互聯,構建“美麗中國”
至聯致遠, 霍尼韋爾發布首款支持工業物聯網的ControlEdgeTM PLC
美國L.A. Turbine和德國基伊埃集團加盟霍尼韋爾“互聯工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