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基于開放式平臺 GE 智能平臺精心打造整體解決方案

基于開放式平臺 GE 智能平臺精心打造整體解決方案

——— ——訪GE 智能平臺大中國區總裁Dave Krysak先生及大中國區軟件業務總監賁志剛先生
2005/8/12 2:39:00

2003年,GE 智能平臺將Intellution與Mountain Systems兩大軟件公司并購在自己旗下,引起業界一片嘩然。兩年后的今日,GE 智能平臺不同品牌間業務的融合是否已經結束?產品線的架構是否完成?作為PAC概念的倡導者與先行者,其PAC產品在中國的實際應用狀況如何?是否有逐漸取代PLCDCS的趨勢?帶著種種疑問,中國工控網于近日對GE 智能平臺大中國區總裁 Dave Krysak(柯裴德)先生及大中國區軟件業務總監賁志剛先生進行了采訪。



中國工控網: Dave,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們的訪問。GE 智能平臺剛剛結束了以“自動化暢想”為主題的全國路演,我們由此看到了GE 智能平臺精心打造的集成解決方案。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GE 智能平臺正在從一個產品供應商轉變為一個解決方案提供商?
Mr. Krysak: 是這樣的。GE 智能平臺早期曾對Intellution和Mountain Systems進行并購,事實上是為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作的準備。GE 智能平臺旗下現在擁有PACSystems、Proficy軟件以及嵌入式系統等領先的技術,它們都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也構成了GE 智能平臺現在完整的產品體系。事實上,GE 智能平臺一直致力于在開放式和分層的平臺上為客戶構造解決方案。
我們的目標是要將開放式分層自動化產品迅速投入市場,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智能生產解決方案。這些整合的解決方案將具有更大的生產力和更好的通信開放性——幫助用戶提高他們自動化系統總體績效,降低工程成本,大幅度減少系統移植費用,延長平臺生命周期。

中國工控網: GE所作的一系列并購動作應該是一個戰略規劃,我很想知道GE 智能平臺自動化產品體系的構架是不是已經完成?
Mr. Krysak:是的,基本上可以這樣說。GE 智能平臺自動化的產品架構已經成型。在轉型的過程中,GE 智能平臺對產品線進行了重構,形成了領先的硬件平臺PACSystems,集成的Proficy軟件平臺,以及一個嵌入式系統平臺。在這三個平臺之上,GE 智能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從現場控制→HMI/SCADA→企業信息門戶→商務系統集成的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

中國工控網: 在進行不同品牌的整合時,比如收購Intellution,將其并入到GE 智能平臺自動化之下,這需要一個融合的過程,這個過程現在已經結束了嗎?
Mr. Krysak:是的,這個融合的過程已經結束。收購后,原本在HMI/SCADA領域就擁有很大裝機量的GE 智能平臺更是如虎添翼,一年多來,軟件業務呈雙位數增長,并已超出預期目標。現在你能看到,我們已經將軟件集成在一個平臺之上,就是Proficy智能生產軟件平臺。
賁志剛:以前,Intellution軟件平臺若想與諸如GE 智能平臺等第三方系統互操作,通常使用OPC技術,因為畢竟兩種產品不是來自同一公司的同一體系。但在整合之后,我們已經將兩個產品完全建立在同一體系之下,今天我們再看Proficy這一軟件平臺時,無論是HMI/SCADA、實時歷史數據庫、生產管理軟件還是MES系統,都可以“視為己出”――出自GE 智能平臺的同一體系,而不是簡單地“修剪”。同時,作為在自動化軟件市場長期以獨立產品存在的軟件平臺,Proficy體系中的產品依然還可以作為獨立的產品進入市場,并依然保持不斷的創新能力。2005年已經或即將發布一系列新產品,包括iFIX、 Proficy Historian、 Proficy Batch、Proficy Real Time Information Portal等產品的新版本,更值得稱道的是我們正在研發的“系統自動發現和集成工具”――可以做到自動發現組態數據、自動生成應用程序,大大方便用戶在同一系統中集成SIEMENS、ROCKWELL等不同廠家的產品。

中國工控網:您在路演中所作的報告中談到了GE 智能平臺在中國的目標市場——電力能源、汽車、冶金、交通運輸、石油天然氣,但是在這些目標市場中并沒有談及OEM,請問OEM不是GE 智能平臺在中國的一個主要目標市場嗎?
Mr. Krysak: 對我們而言,OEM并不是一個目標市場,但它是我們的一個戰略。舉個例子:汽車是我們的一個目標市場,在這個目標市場之下有一些戰略,OEM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在汽車行業這個目標市場之下,我們的戰略是要幫助汽車行業的OEM廠商來為他的汽車行業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滿足汽車行業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在每個目標市場之下都含有OEM的增長戰略。
具體到紡織、印刷、包裝等以單機為主的OEM市場,無疑這些行業市場都非常強大,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把這些行業作為GE 智能平臺的主要目標市場。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放棄了這些市場,也許在這些行業中我們并未提供一些total solution(整體解決方案),但是我們有產品供應,比如我們去年在中國推出的變頻器產品,就是專門針對這些OEM推出的。
GE 智能平臺自動化是有專門負責OEM的同事,并且對GE 智能平臺來說,我們為OEM客戶提供的不僅是產品,我們會把OEM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把整個GE能夠提供的解決方案整合到一起。

中國工控網: 客戶對GE的需求可能不只局限于自動化,GE 智能平臺如何整合資源為最終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Mr. Krysak: 其中有一些可能是GE 智能平臺的,有一些可能是GE其他業務部門的。對于一些大客戶,我們是在整個GE的層面為他們提供服務。比如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我們會整合整個GE的資源,這種跨部門的工作是經常有的,并且我們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進行協調組織。比如我們最近專門成立了一個奧林匹克項目組,由它領導各個相關業務部門來共同完成奧運項目。
下面我給你舉一個有關GE如何針對最終用戶將所有資源整合到一起的典型例子,我們把這種將整合后的解決方案提供給用戶的方式叫做“企業銷售”。我們與長春的某汽車集團建立了合作關系,GE會專門派一個人來負責該項目,GE與該汽車集團之間的溝通完全倚靠這一個窗口。企業客戶會對我們的多個業務有興趣或有需求,比如說GE生產的塑料,GE的金融服務(汽車租賃方面),GE的管理培訓等等,雖然不同的業務由不同的部門分管,但是我們通過這一個同事架起了連接一汽與GE的橋梁。GE正是通過這樣的“企業銷售”來為關鍵客戶提供最方便最直接的服務。
賁志剛:在這里,我還可以給你另外一個案例。中國某個大型國有鋼鐵企業將GE的汽輪機、GE 智能平臺的PAC和Proficy軟件共同應用在一個廢氣處理的項目中,收集起的廢氣可以用來發電,既節省了能源又可以減少廢氣對環境的污染。在這個項目中,就GE而言,我們整合了GE的兩個資源;就GE 智能平臺而言,我們為用戶提供的也不只是自動化的解決方案,而是致力于幫助客戶提高企業績效――這個項目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保護了環境。

中國工控網:今天我看到了GE 智能平臺一個完整的產品體系,在硬件產品上,諸如PAC、PLC、HMI、運動控制、傳動控制,我們已經與您共享了一些市場數據,那么,您是如何看待GE 智能平臺在這些產品市場上的地位?
Mr. Krysak:(笑)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的目標是要在未來幾年中成為中國自動化行業中可以提供解決方案的NO.1供應商。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目標,是基于我們非常獨特而強大的產品線架構,在這樣的產品架構上,我們可以提供非常新的技術并且可以提供最具競爭力的價格,我們希望我們的合作伙伴可以通過這些價格優惠的產品和技術來為他們的用戶服務,給他們盈利的空間,這樣大家可以共同成長。
比如說我們這次主推的一個硬件產品――PACSystems,它所具備的一些特性都是業界非常領先的,它使用了目前最快的CPU,并且擁最大的存儲空間,基本達到了商用計算機的技術標準,這是目前PLC所不能及的。 PAC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多域的控制器,它可以應用于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和SCADA等多個領域,且具備很高的產品性能,在中國每年以15%增長的自動化市場中,PAC當然是大有所為的。

中國工控網:剛才您談到了PAC,我一直很關心PAC這個產品,在您看來,相對于專用架構的傳統PLC,開放式的PAC能為用戶帶來哪些價值?
Mr. Krysak: PAC采用嵌入式技術集成了商用的CPU,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采用了開放式的架構,因此它能夠利用一些現有的技術,如VME總線技術、工業以太網技術等等,這些都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技術,用戶可以把這些具備優勢的技術集成在PAC平臺上,這不僅給用戶帶來了便利,還保護了他們之前進行的投資。

中國工控網:就PAC這個產品而言,離散控制和過程控制都是它關注的目標領域,那么PAC會逐漸取代離散控制領域中的PLC和過程控制領域中的DCS嗎?
Mr. Krysak: GE 智能平臺將PAC定位為下一代的控制器,目前離散制造業中PLC與PAC共存,相信過一段時間,人們會更加青睞于PAC。。

中國工控網:我個人在2003年就已經接觸過PAC這個概念,而且我也一直很看好PAC這個產品,我很關心PAC目前在中國實際應用狀況如何?
Mr. Krysak: 目前PAC在 GE 智能平臺的目標市場中已經有很廣泛的應用。比如在水電行業,PAC  RX7i產品被應用在水輪機控制上;在熱電行業,PAC可以應用于除灰、化水處理等。由于PAC的響應速度很快,因此在鋼鐵行業,不管是最終用戶還是設計院所,都對PAC表示出極大的歡迎。
PAC RX3i是PAC家族下的另一款產品,它允許新技術同現有硬件系統的對接,具備無縫升級、系統移植功能,保護了用戶在輸入輸出設備和軟件應用上的投資。它也有很多的應用,比如在交通運輸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油氣行業中,PAC RX3i還被應用于緊急停車系統。我們都知道,這是比控制要求更加嚴格的應用。
從目前GE 智能平臺的產品銷售中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更傾向于選擇價格和技術都占有很強優勢的PAC。

中國工控網:從您的介紹中,我感覺GE 智能平臺并不是單獨關注某一產品線的市場,而是通過PAC這個平臺,加上Proficy這樣一個智能生產解決方案軟件形成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帶動產品的銷售,自然地形成產品市場,是這樣嗎?
Mr. Krysak: 是的,我們更強調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的一個產品。并且GE 智能平臺

審核編輯(
銷售公用賬號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PACSystems及觸摸屏在膨化機控制系統改造中的應用

鋼鐵行業MES 解決方案——軋鋼篇

GE 智能平臺宣布PAC8000控制器提供DCS功能及增加PPS系統的靈活性

2016年通用電氣—英華檢測工業CT高級論壇

中國第一套農機行業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