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煤礦井下監控市場大有潛力

煤礦井下監控市場大有潛力

2005/9/8 9:40:00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我國的煤炭工業長期停留在人工開采水平,生產效率低,安全隱患多,如瓦斯爆炸、地下滲水等事故經常發生。

我國煤炭產量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我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遠遠超過世界其他產煤國家煤礦事故死亡總數,僅2004年即有6027人死于煤礦事故,安全生產形勢仍相當嚴峻。

陜西銅川陳家山煤礦事故、廣東興寧煤礦透水事故、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細水煤礦瓦斯爆炸事故、重慶市奉節縣蘇龍寺煤礦井下瓦斯爆炸事故、黑龍江省七臺河礦業精煤集團公司新富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嶺底鄉香源溝煤礦瓦斯爆炸事故、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竹園鎮松林村一無證非法煤礦瓦斯爆炸事故、以及近期發生的山西左云縣“5.18”透水事故,均是由于煤礦負責人無視國家法令和政府監管,出于利益考慮,忽視井下安全監控系統造成的。也暴露出我國礦業開采水平,尤其自動化水平的落后。

我國安全監管部門已經出臺政策,狠抓煤礦瓦斯防治和安全條件的改善。全面貫徹“先抽后采、以風定產、監測監控”十二字方針,安全狀況不達標的礦井要一律停產整頓;重新核定礦井的安全生產能力,嚴禁超能力生產;高瓦斯、高突礦井沒有建立瓦斯抽放和監測系統,沒有落實綜合防突措施的,要停產整頓、限期整改;歷史上有過瓦斯動力現象的礦井,要嚴格按照瓦斯突出礦井的安全標準進行整改;不具備安全生產許可證發證條件的礦井,要停產整頓,經整頓仍然不合格的要予以關閉。

這些政策的出臺,以及連續不斷的事故,必將促使這一監管政策的強制實施,加之我國能源產業布局、重組的調整,將出現更多的集團化、現代化的煤炭企業。作為現代化煤炭企業的重要標志――自動化、信息化也必將得以深度實施。

在“十一五”期間,作為煤炭企業信息化基礎的井下監控市場也將大幅增長,對本安防爆產品、傳感器產品、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實時歷史數據庫等產品市場。將蘊涵巨大潛力。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