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紡織行業HMI應用展望
2006/7/13 9:01:00
不利因素
1.國際摩擦加劇:由于配額取消,紡織品服裝出口潛力集中釋放,短時間內將會出現對歐美地區出口的高速增長。歐美等國勢必會采取特保、反傾銷等方式對我紡織品服裝出口實施限制
2.人民幣匯率調整:由于目前中國紡織業出口順差大且平均利潤率低(行業平均利潤率約為3%左右),因此受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非常大。人民幣匯率升值將會對紡織行業的效益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3.原材料成本的提高:據統計,2005年度全國棉花總消費量達940萬噸,而國內棉花產量僅為570萬噸,缺口達到370萬噸。由此造成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使得棉花成本高于國際市場20%左右,削弱了棉紡行業的競爭能力。此外國際油價的連續上揚,也導致了化纖行業原料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有利因素
1.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將進一步推動紡織品服裝的需求,促進紡織行業的發展。此外中美、中歐簽署的紡織品貿易協議為紡織企業出口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出口仍將繼續增長。
2.此外國家關于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等宏觀經濟政策,將會對紡織行業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3.國家對于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決策也將會給這些地區的紡織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以上分析,預計2006年紡織行業將保持平穩發展,但增長幅度有所下滑。因此,紡織行業對于HMI市場的貢獻的增長幅度也將平穩回落。
1.國際摩擦加劇:由于配額取消,紡織品服裝出口潛力集中釋放,短時間內將會出現對歐美地區出口的高速增長。歐美等國勢必會采取特保、反傾銷等方式對我紡織品服裝出口實施限制
2.人民幣匯率調整:由于目前中國紡織業出口順差大且平均利潤率低(行業平均利潤率約為3%左右),因此受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非常大。人民幣匯率升值將會對紡織行業的效益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3.原材料成本的提高:據統計,2005年度全國棉花總消費量達940萬噸,而國內棉花產量僅為570萬噸,缺口達到370萬噸。由此造成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使得棉花成本高于國際市場20%左右,削弱了棉紡行業的競爭能力。此外國際油價的連續上揚,也導致了化纖行業原料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有利因素
1.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將進一步推動紡織品服裝的需求,促進紡織行業的發展。此外中美、中歐簽署的紡織品貿易協議為紡織企業出口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出口仍將繼續增長。
2.此外國家關于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等宏觀經濟政策,將會對紡織行業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3.國家對于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決策也將會給這些地區的紡織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以上分析,預計2006年紡織行業將保持平穩發展,但增長幅度有所下滑。因此,紡織行業對于HMI市場的貢獻的增長幅度也將平穩回落。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