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PAC市場先行者,今日Logix PAC正當時
——— 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現場采訪羅克韋爾自動化
2007/7/7 14:15:00
2007年6月28日,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移師上海,在華東地區再次掀起PAC應用“論劍”的熱潮。與北京站相比,上海站增加了一個重要的國際大廠,即Rockwell Automation(RA),作為PAC國際市場的先行者,RA對PAC技術、產品和市場更有話語權,為此,中國工控網現場采訪了羅克韋爾自動化市場專員王占平先生。

羅克韋爾自動化市場專員王占平先生
工控網:作為大型PLC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從技術架構來看,Rockwell的哪些產品可以歸類為PAC?
王占平:對Rockwell而言,其實在PAC概念之前,Rockwell已經在提供此類架構的產品,集離散、過程、運動、傳動控制于一身的ControlLogix就是一個代表,它從誕生到發展至今已近10年時間了,現在已經廣受市場認知和歡迎。
實際上,Rockwell的Logix平臺都可以歸為PAC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滿足不同應用的PAC產品,如適合OEM控制的CompactLogix,分布控制的FlexLogix,集離散、過程、運動、傳動控制于一身的ControlLogix,以及體現PC控制的SoftLogix等。所有的LOGIX都基于統一的LOGIX控制引擎, 并使用統一的組態軟件,多種組態方式:LADDER、FBD、ST、SFC等。同時整個LOGIX集中體現NETLINX的理念,用戶可以在LOGIX平臺上實現各種控制應用。
我個人的理解是,從邏輯控制、傳動控制、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到安全控制甚至信息管理,PAC起碼應該涵蓋其中的2-3種能力,具有強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系統擴展性,是一種開放的多功能平臺。比如Rockwell的CompactLogix就集成了PLC、回路和伺服控制,適合多功能的OEM應用。ControlLogix處理器提供模塊化用戶內存(750K到8M字節)能解決大量I/O問題(4000點模擬量和128,000點數字量),是適合順序、過程、傳動和運動控制的模塊化、高性能控制平臺。
工控網:在實際市場表現方面,Rockwell的Logix平臺表現如何?
王占平:因為RA的ControlLogix最有代表性,所以我以ControlLogix為例,它在冶金、石化、汽車制造、市政工程、軌道交通等行業都有應用業績,可以說幾乎所有應用都曾涉及。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應用當屬GM(通用汽車),因為ControlLogix出色的表現,GM已將此應用寫進了其標準制造生產規范,目前在該規范的新版中,則推薦了RA的安全PAC產品即GuardLogix。
作為一種全新的控制理念,以Logix平臺為核心,RA為整個工廠自動化應用 (大型或小型)提供集成架構解決方案。這種集成架構使用單個控制架構,為大量控制和信息領域提供全集成可縮放解決方案,由于重視第三方連接性、互操作性,并采用開放行業標準,集成架構可以與站點或企業的其他部分進行無縫信息集成。隨著全廠自動化集成需求的增加,近年來RA的Logix增長很快。
工控網:在工廠自動化市場中,以OEM應用為主,相比PLC,PAC因其高定位的價格競爭力稍弱,您認為PAC在OEM行業的適用性如何?
王占平:非常好的問題。的確,相比PLC,PAC應算高端產品,其單體產品的價格的確無法和簡單的PLC相比,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許多OEM應用并不止限于控制器產品,用戶需要的是集成解決方案,包含離散控制、傳動控制、運動控制,以及HMI、網絡等綜合需求,針對這種相對高端的OEM行業,今年RA推出了CMS。CMS機器控制系統是采用了簡化版的集成架構,以Compactlogix為核心的機器控制系統。CMS解決方案中包括Compactlogix控制器,Panelview Plus 400或600人機界面,POINT1/O 輸入輸出模塊和Powerflex變頻器系列。這些產品可以用一個單一網絡如EtherNet/IP連接起來。這是RA針對多種OEM應用,提出的集成解決方案,擁有合理的價格體系,具有很好的競爭力。到目前為止,CMS的增長率超過了50%。
當然,面對低端的OEM需求,RA也有對應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我們的OEMax,從PLC、變頻器到伺服,均能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

羅克韋爾自動化市場專員王占平先生
工控網:到目前位置,PAC業務在貴公司占據大概多少份額?未來PAC在貴公司處于怎樣的位置?
王占平:LOGIX在RA中國業務中的比重非常大,其中ControlLogix由于推出時間較長,市場認知度高,也是市場表現最好的產品,僅這一款產品,其市場規模就達數億元。
Logix平臺是RA集成架構的核心產品,未來,我們會大力推廣整個Logix PAC平臺,從MicroLogix、CompactLogix、FlexLogix、ControlLogix、SoftLogix到GuardLogix,實現邏輯控制、傳動控制、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到安全控制,RA均能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在集成架構理念下,可以重復利用工程設計和經驗,從而減少開發時間和成本,更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減少維護成本和停工期,并方便從業務系統訪問工廠和生產數據,以更好地進行管理決策。
工控網:在PAC的推廣過程中,關于PAC、PLC的優劣對比一直不斷。如果讓您從技術、市場兩個環節作一個對比,您的見解如何?
王占平:應該是各有千秋。作為馳騁市場數十年的一代經典產品,PLC擁有無可比擬的市場基礎,應用經驗非常豐富。但是,市場在發展,需求在變化,在許多應用中,PLC已難以勝任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PAC才應運而生。所以從發展的角度來看,PAC是新一代控制產品,正因為新,PAC的優點非常明顯,如速數據流好,擴展性能好,集成多種控制方式等等;同時,也因為新,所以缺乏足夠的可傳承的應用經驗,PAC缺點尚未完全暴露。但有缺點不是壞事,缺點是完善的基礎。以ControlLogix為例,在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它也在不斷完善,現在已經是第三代產品了,已經越來越成熟,用戶非常信賴。
在應用中,PLC和PAC也各有自己的強勢市場。PLC的強項在于邏輯控制,開關量控制速度快,在眾多的簡單應用中具有無法取代的優勢,但在如石化、化工等行業,多功能的PAC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如杜邦、寶潔公司分別選用了RA的GuardLogix,不但看重其多功能,而且GuardLogix符合IEC 61508 SIL 3安全標準,在這種應用中,顯然PLC無法勝任。
RA的PAC并非基于PC的產品,而是傳承了PLC的可靠性,將成熟可靠的IT技術移植到PAC系統中,從而實現了更多的新功能。RA的理念是將上層功能下放到控制器,Logix擁有雙CPU,一個處理I/O,一個處理運算。因此,我認為PAC綜合了PLC、DCS和PC的技術優勢,適應了新的市場發展需求,不論來自IPC、PLC還是DCS,PAC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多功能和開放。
工控網:您如何看待PAC的市場前景,距離市場城市還需要多長時間?
王占平: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PAC的市場肯定是樂觀的。PAC的發展來自兩個方面,一種是來自需求,因為多功能、開放、集成的需求越來越多;另外也來自技術驅動,是技術發展使然。正如我們個人使用的計算機平臺,從DOS、Windows、NT、XP到現在的Vista,每次更新換代都需要我們一個適應過程,甚至抱怨新產品的問題越來越多,可靠性越來越差,但我們不可能再回頭使用DOC。同時,無可否認的是,新功能越來越多,許多新應用必須依賴越來越多的功能,產品的可靠性也越來越好。
我相信PAC的發展也如是。隨著各大廠商的共同促進和推廣,技術越來越先進,深層的應用開發越來越豐富,相信在3-5年時間里,用戶的認知度提高之后,就會開始嘗試使用,現場經驗越來越豐富,應用成果會得到評估和有效的傳播,市場將進入成熟的競爭階段。
相關報道: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在京爆滿開幕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在滬再掀熱潮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在深圳凱旋閉幕
論劍PAC大勢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供應商代表現場采訪
昔日市場先行者,今日Logix PAC正當時——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現場采訪羅克韋爾自動化
走可靠路線,源自I/O的OPTO 22 PACs——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現場采訪OPTO 22
視頻鏈接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上海站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北京站高峰對話
Logix PAC 羅克韋爾自動化新一代的控制器
Opto 22 SNAP PACs解決方案——卓越品質 貼心服務
Beckhoff PAC — 嵌入式工業PCC
無線自由-PAC技術助力鐵路架橋機械實現無線應用
需求驅動讓PAC日臻完善

羅克韋爾自動化市場專員王占平先生
工控網:作為大型PLC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從技術架構來看,Rockwell的哪些產品可以歸類為PAC?
王占平:對Rockwell而言,其實在PAC概念之前,Rockwell已經在提供此類架構的產品,集離散、過程、運動、傳動控制于一身的ControlLogix就是一個代表,它從誕生到發展至今已近10年時間了,現在已經廣受市場認知和歡迎。
實際上,Rockwell的Logix平臺都可以歸為PAC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滿足不同應用的PAC產品,如適合OEM控制的CompactLogix,分布控制的FlexLogix,集離散、過程、運動、傳動控制于一身的ControlLogix,以及體現PC控制的SoftLogix等。所有的LOGIX都基于統一的LOGIX控制引擎, 并使用統一的組態軟件,多種組態方式:LADDER、FBD、ST、SFC等。同時整個LOGIX集中體現NETLINX的理念,用戶可以在LOGIX平臺上實現各種控制應用。
我個人的理解是,從邏輯控制、傳動控制、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到安全控制甚至信息管理,PAC起碼應該涵蓋其中的2-3種能力,具有強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系統擴展性,是一種開放的多功能平臺。比如Rockwell的CompactLogix就集成了PLC、回路和伺服控制,適合多功能的OEM應用。ControlLogix處理器提供模塊化用戶內存(750K到8M字節)能解決大量I/O問題(4000點模擬量和128,000點數字量),是適合順序、過程、傳動和運動控制的模塊化、高性能控制平臺。
工控網:在實際市場表現方面,Rockwell的Logix平臺表現如何?
王占平:因為RA的ControlLogix最有代表性,所以我以ControlLogix為例,它在冶金、石化、汽車制造、市政工程、軌道交通等行業都有應用業績,可以說幾乎所有應用都曾涉及。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應用當屬GM(通用汽車),因為ControlLogix出色的表現,GM已將此應用寫進了其標準制造生產規范,目前在該規范的新版中,則推薦了RA的安全PAC產品即GuardLogix。
作為一種全新的控制理念,以Logix平臺為核心,RA為整個工廠自動化應用 (大型或小型)提供集成架構解決方案。這種集成架構使用單個控制架構,為大量控制和信息領域提供全集成可縮放解決方案,由于重視第三方連接性、互操作性,并采用開放行業標準,集成架構可以與站點或企業的其他部分進行無縫信息集成。隨著全廠自動化集成需求的增加,近年來RA的Logix增長很快。
工控網:在工廠自動化市場中,以OEM應用為主,相比PLC,PAC因其高定位的價格競爭力稍弱,您認為PAC在OEM行業的適用性如何?
王占平:非常好的問題。的確,相比PLC,PAC應算高端產品,其單體產品的價格的確無法和簡單的PLC相比,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許多OEM應用并不止限于控制器產品,用戶需要的是集成解決方案,包含離散控制、傳動控制、運動控制,以及HMI、網絡等綜合需求,針對這種相對高端的OEM行業,今年RA推出了CMS。CMS機器控制系統是采用了簡化版的集成架構,以Compactlogix為核心的機器控制系統。CMS解決方案中包括Compactlogix控制器,Panelview Plus 400或600人機界面,POINT1/O 輸入輸出模塊和Powerflex變頻器系列。這些產品可以用一個單一網絡如EtherNet/IP連接起來。這是RA針對多種OEM應用,提出的集成解決方案,擁有合理的價格體系,具有很好的競爭力。到目前為止,CMS的增長率超過了50%。
當然,面對低端的OEM需求,RA也有對應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我們的OEMax,從PLC、變頻器到伺服,均能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

羅克韋爾自動化市場專員王占平先生
工控網:到目前位置,PAC業務在貴公司占據大概多少份額?未來PAC在貴公司處于怎樣的位置?
王占平:LOGIX在RA中國業務中的比重非常大,其中ControlLogix由于推出時間較長,市場認知度高,也是市場表現最好的產品,僅這一款產品,其市場規模就達數億元。
Logix平臺是RA集成架構的核心產品,未來,我們會大力推廣整個Logix PAC平臺,從MicroLogix、CompactLogix、FlexLogix、ControlLogix、SoftLogix到GuardLogix,實現邏輯控制、傳動控制、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到安全控制,RA均能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在集成架構理念下,可以重復利用工程設計和經驗,從而減少開發時間和成本,更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減少維護成本和停工期,并方便從業務系統訪問工廠和生產數據,以更好地進行管理決策。
工控網:在PAC的推廣過程中,關于PAC、PLC的優劣對比一直不斷。如果讓您從技術、市場兩個環節作一個對比,您的見解如何?
王占平:應該是各有千秋。作為馳騁市場數十年的一代經典產品,PLC擁有無可比擬的市場基礎,應用經驗非常豐富。但是,市場在發展,需求在變化,在許多應用中,PLC已難以勝任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PAC才應運而生。所以從發展的角度來看,PAC是新一代控制產品,正因為新,PAC的優點非常明顯,如速數據流好,擴展性能好,集成多種控制方式等等;同時,也因為新,所以缺乏足夠的可傳承的應用經驗,PAC缺點尚未完全暴露。但有缺點不是壞事,缺點是完善的基礎。以ControlLogix為例,在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它也在不斷完善,現在已經是第三代產品了,已經越來越成熟,用戶非常信賴。
在應用中,PLC和PAC也各有自己的強勢市場。PLC的強項在于邏輯控制,開關量控制速度快,在眾多的簡單應用中具有無法取代的優勢,但在如石化、化工等行業,多功能的PAC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如杜邦、寶潔公司分別選用了RA的GuardLogix,不但看重其多功能,而且GuardLogix符合IEC 61508 SIL 3安全標準,在這種應用中,顯然PLC無法勝任。
RA的PAC并非基于PC的產品,而是傳承了PLC的可靠性,將成熟可靠的IT技術移植到PAC系統中,從而實現了更多的新功能。RA的理念是將上層功能下放到控制器,Logix擁有雙CPU,一個處理I/O,一個處理運算。因此,我認為PAC綜合了PLC、DCS和PC的技術優勢,適應了新的市場發展需求,不論來自IPC、PLC還是DCS,PAC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多功能和開放。
工控網:您如何看待PAC的市場前景,距離市場城市還需要多長時間?
王占平: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PAC的市場肯定是樂觀的。PAC的發展來自兩個方面,一種是來自需求,因為多功能、開放、集成的需求越來越多;另外也來自技術驅動,是技術發展使然。正如我們個人使用的計算機平臺,從DOS、Windows、NT、XP到現在的Vista,每次更新換代都需要我們一個適應過程,甚至抱怨新產品的問題越來越多,可靠性越來越差,但我們不可能再回頭使用DOC。同時,無可否認的是,新功能越來越多,許多新應用必須依賴越來越多的功能,產品的可靠性也越來越好。
我相信PAC的發展也如是。隨著各大廠商的共同促進和推廣,技術越來越先進,深層的應用開發越來越豐富,相信在3-5年時間里,用戶的認知度提高之后,就會開始嘗試使用,現場經驗越來越豐富,應用成果會得到評估和有效的傳播,市場將進入成熟的競爭階段。
相關報道: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在京爆滿開幕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在滬再掀熱潮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在深圳凱旋閉幕
論劍PAC大勢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供應商代表現場采訪
昔日市場先行者,今日Logix PAC正當時——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現場采訪羅克韋爾自動化
走可靠路線,源自I/O的OPTO 22 PACs——第二屆PAC應用高峰論壇現場采訪OPTO 22
視頻鏈接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上海站
第二屆中國PAC應用高峰論壇——北京站高峰對話
Logix PAC 羅克韋爾自動化新一代的控制器
Opto 22 SNAP PACs解決方案——卓越品質 貼心服務
Beckhoff PAC — 嵌入式工業PCC
無線自由-PAC技術助力鐵路架橋機械實現無線應用
需求驅動讓PAC日臻完善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羅克韋爾自動化第三屆亞太區 PartnerNetwork 合作伙伴獎項公布
羅克韋爾自動化亮相2024中國自動化+數字化產業年會
羅克韋爾自動化榮獲2023“年度企業ESG實踐獎”
PowerFlex 755TS 變頻器
僑連五洲 滬上進博 | 把握新機遇,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