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進科技:理性創新和資源整合之路
——— <font color=#ff6600>[“中國創造”系列訪談]</font>之深圳市步進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池家武先生
2007/11/29 10:53:00
作為FA領域的本土企業,10年的發展,通過不斷的資源整合和技術創新,步進科技以令人咋舌的速度發展起來,如今已成長為具有人機界面、PLC、運動控制、現場總線四大技術發展方向的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知名的高科技企業。
步進科技長于營銷渠道的建設,擁有一大批忠誠的代理商,被業界廣泛贊譽。但本土企業的發展根本,還在于自主創新能力,從代理商到多技術、多種類產品提供商的轉變,步進已經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如今的步進科技并不拘泥于個別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成績,更將目標放在國際市場,并逐步由產品提供商向FA領域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發展。

深圳市步進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池家武先生
中國工控網: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步進科技目前的產品結構嗎?
池家武:我們公司的使命是“給全球客戶提供中國人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和產品”,我們首先是提供機器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機器自動化(MA)構成的主要要素是人機界面、控制器和運動(傳動)控制。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人機界面產品,并于2007年初通過控股北京凱迪恩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擁有了PLC控制器產品,另外,我們很早就擁有了步進驅動系列產品,2005年我們進一步引進了德國的伺服技術,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我們對伺服產品線進行了更新,推出了適合國內市場需求的新的系列伺服產品,使運動控制產品線更加完整。有了這三大系列的產品,可以說我們基本上具備了提供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的能力,我們是國內首家率先喊出口號并成功付以實施的自動化公司,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上述幾大系列上百種自動化產品。
在公司達到目前這個階段過程中,我們積累大量的技術,無意中打造了一個通用的自動化技術平臺,同時我們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我們的從業人員很多都是技術背景比較深的,包括熟悉工控市場的、精通工控應用技術的、精通軟件技術的、精通嵌入式技術的、精通電子技術的、精通精密機械設計技術的、精通運動控制原理的,等等,我們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我們的研發人員比例占公司員工比例35%,這個在國內自動化企業是不多見的。因此,我們有能力引進技術并消化吸收,有能力再創新,有能力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有了產品,再通過市場競爭的洗禮和完善,我們發展壯大的信心就更足了。
中國工控網:Eview人機界面是步進做得比較成熟的一個產品,市場占有率也比較高。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您覺Eview有哪些技術優勢呢?
池家武:在國內工業人機界面產品領域,我們新推出的的MT4000/5000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這方面產品和技術的某些空白,我們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新一代人機界面所擁有的幾個特點,我們系列產品也因此被授予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并獲得政府資助。
2005年初,我們開始計劃研制MT5000新一代人機界面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是向國際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看齊。新一代人機界面有幾個方面共同特點,包括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平臺設計、64K真彩顯示、以太網、USB等通訊集成、OPC 數據服務技術等, MT5000/4000作為新一代人機界面,很好地實現了這些技術要求,擁有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最新技術水平,這是我們跟國內許多同行相比的一個優勢。
除了具備上面這幾個基本能力之外,我們還做了許多創新方面的工作(深圳市科技情報研究所給了我們科技查新的結論):
我們是國內最先將INTEL嵌入式XSCALE架構應用于工業人機界面設計的;
我們在業界產品中最早集成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平臺, 首先,Linux系統占用的硬件資源比較小,成本有優勢,還有Linux是開放的源代碼,它在售前方面的費用比WinCE要便宜,也就是說我們在成本控制上面會比競爭對手要有優勢;其次,由于它的資源要求比較低,所以啟動速度就比較快,系統更加穩定,越簡單越穩定、越容易升級維護,最終的結果就是性價比更好。我們的MT5000產品啟動速度是5到10秒,一般WinCE的啟動速度要30秒到一分鐘,所以啟動速度上我們明顯要快上好幾倍,硬件資源我們又僅有其幾分之一,產品性價比自然高。
中國工控網:步進科技的運動控制產品這兩年是如何布局的呢?近兩年伺服市場發展得比較快,步進在伺服產品方面投入如何?
池家武:步進驅動系統我們做了很多年,但步進驅動系統的增長潛力比較有限,這是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決定的,我們的步進驅動產品這幾年基本是平穩增長的。伺服是個前景非常好的技術,伺服產品國內國際市場是迅速在增長,但是國內現在增長的份額大多被日系伺服吃掉了,我們將日系伺服稱之為“傻瓜型”伺服,因為他簡單易操作、易維護,而且他們進入中國市場比較早,客戶接受度相對較高,而歐美市場目前非常流行智能伺服,這幾年國內越來越多的客戶也開始重視智能伺服的應用。
我們的KINCO伺服屬于智能伺服,所謂智能伺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可編程,我們的伺服可以通過配套的組態軟件對伺服內部進行編程,伺服擁有256段內部可編程序段,可通過編程實現不同的運動規劃,并且相互間可以靈活地調用;其次智能伺服擁有強大的通訊功能,可通過現場總線(CANOPEN/PROFIBUS等)、以太網等通訊手段實現多伺服控制,這個有別于日系伺服普遍采用“脈沖加方向”的控制模式;再有可編程IO,通過對伺服集成的IO進行編碼來觸發控制伺服內部的程序段;其它還有多伺服跟隨控制、數十種回原點模式等特點可供用戶選擇。在智能伺服方面我們與HMI一樣是國內相關領域的領頭羊,但智能伺服市場在國內剛起步,所以我們的產品和技術雖然很先進,但市場開拓才剛剛起步,今后我們一方面將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更多適合市場的產品,今年我們就推出了ED400和ED600兩個系列面向國內客戶需求的伺服產品,目前市場反應很好;另一方面我們將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引導更多國內客戶認識和使用智能伺服,爭取早日在市場上取得與我們人機界面一樣成功,我們非常看好國內伺服市場的發展前景。
中國工控網:并購凱迪恩是步進科技2007年完成的一件大事,那么并購的初衷是什么呢?
池家武:這和步進科技的發展戰略是相關的。我們公司的發展戰略或者說使命就是給全球用戶提供我們中國人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當前我們要提供的是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圍繞這個使命,我們就要構建我們的產品發展戰略,我們已有了人機界面產品,有了運動控制產品,我們還缺少解決方案的核心產品——控制器,PLC就是最主要的機器自動化系統控制器,因此我們要規劃這個產品線,我們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研發,一種就是戰略引進,為了加快我們的發展速度,我們尋求戰略引進,我們很幸運找到一班跟我們理念相近的年輕的團隊,那就是北京凱迪恩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我們國內自動化公司普遍很小,通過聯盟增強實力相信是今后很多國內自動化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國工控網:目前步進科技產品的布局已經鋪開,那么針對現有的產品結構和發展方向,在研發資源的配置上是怎么樣的呢?
池家武:我們現有三個研發中心,一個是深圳研發中心,負責運動控制方面產品的研發,一個是上海研發中心,負責人機界面方面產品的研發,一個北京研發中心,負責PLC產品的研發,這三個地方都是人才聚集地,具備很好的研發和創新氛圍,也都是中國高科技的代表城市,我們首先是讓三個研發中心發展壯大,其次隨著公司的發展,我們還會設立更多的研發中心,充分利用我們國家充沛的人才資源,為公司發展創造條件。
中國工控網:您如何看待自動化行業本土企業“中國創造”這樣的提法?
池家武:實際上,在工控行業入門比較容易,但做起來比較難,尤其競爭對手是西門子、三菱這樣的國際巨頭,國內的民營生產型企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在這個行業立足,“中國創造”需要更多自主創新企業一起努力才能名副其實,目前工控屆絕大多數企業是在做產品代理和系統集成,這個現狀需要逐步改變才行。
中國工控網:和其他品牌的產品相比,步進的技術“創新”是如何體現的呢?每一個系列的產品推向市場想必都會經歷一個艱難的“攻關”過程,我們在研發過程中都碰到了哪些技術難題,都是怎樣成功克服的呢?
池家武:我們不能把技術創新簡單看成掌握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任何新產品的誕生、新技術的應用都屬于創新,所以第一步,我覺得我們的產品能跟上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就至少已經有很多創新了,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一些新思想和新技術實現,能夠超越國際同類產品,那么這個創新就更有意義了,所以我們三個系列產品的創新是有所不同的;
人機界面產品我們做得比較好,我們跟蹤國際最高水平跟得比較緊,拿MT5000來說,我們在業內最先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引入人機界面設計、獨立開發了工業專用的嵌入式GUI系統等,在此類創新過程中,由于沒有類似經驗參考,在設計中必須面對大量的全新的技術難題,比如通訊實時性、系統性能優化等等,我們經過了一個痛苦的研發攻關過程,在數百個日日夜夜后,逐步解決了相關的技術難題,搭建了一個穩定高效的軟件核心。
PLC產品方面,我們還只能在技術上跟蹤國外產品,我們現在還做不到超越他們。我們在國內最先采用IEC61131-3的國際編程標準,目的就是要向先進技術靠攏,我們在編程軟件設計風格上既吸收了一些歐系PLC人性化的編程風格,又吸收了一些日系產品功能比較強的特點,我們把兩者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產品的特點,我們又率先在國內推出具備CANOPEN控制能力的PLC,實現基于總線通訊的控制,技術上進一步與國際先進控制靠攏。現在國內PLC狀況是我們所有相關企業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連3%都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努力方向就是要向國際競爭對手產品水平靠攏,設計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在國內就是屬于創新。
我們伺服產品走的是典型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步進科技長于營銷渠道的建設,擁有一大批忠誠的代理商,被業界廣泛贊譽。但本土企業的發展根本,還在于自主創新能力,從代理商到多技術、多種類產品提供商的轉變,步進已經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如今的步進科技并不拘泥于個別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成績,更將目標放在國際市場,并逐步由產品提供商向FA領域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發展。

深圳市步進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池家武先生
中國工控網: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步進科技目前的產品結構嗎?
池家武:我們公司的使命是“給全球客戶提供中國人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和產品”,我們首先是提供機器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機器自動化(MA)構成的主要要素是人機界面、控制器和運動(傳動)控制。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人機界面產品,并于2007年初通過控股北京凱迪恩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擁有了PLC控制器產品,另外,我們很早就擁有了步進驅動系列產品,2005年我們進一步引進了德國的伺服技術,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我們對伺服產品線進行了更新,推出了適合國內市場需求的新的系列伺服產品,使運動控制產品線更加完整。有了這三大系列的產品,可以說我們基本上具備了提供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的能力,我們是國內首家率先喊出口號并成功付以實施的自動化公司,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上述幾大系列上百種自動化產品。
在公司達到目前這個階段過程中,我們積累大量的技術,無意中打造了一個通用的自動化技術平臺,同時我們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我們的從業人員很多都是技術背景比較深的,包括熟悉工控市場的、精通工控應用技術的、精通軟件技術的、精通嵌入式技術的、精通電子技術的、精通精密機械設計技術的、精通運動控制原理的,等等,我們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我們的研發人員比例占公司員工比例35%,這個在國內自動化企業是不多見的。因此,我們有能力引進技術并消化吸收,有能力再創新,有能力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有了產品,再通過市場競爭的洗禮和完善,我們發展壯大的信心就更足了。
中國工控網:Eview人機界面是步進做得比較成熟的一個產品,市場占有率也比較高。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您覺Eview有哪些技術優勢呢?
池家武:在國內工業人機界面產品領域,我們新推出的的MT4000/5000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這方面產品和技術的某些空白,我們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新一代人機界面所擁有的幾個特點,我們系列產品也因此被授予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并獲得政府資助。
2005年初,我們開始計劃研制MT5000新一代人機界面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是向國際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看齊。新一代人機界面有幾個方面共同特點,包括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平臺設計、64K真彩顯示、以太網、USB等通訊集成、OPC 數據服務技術等, MT5000/4000作為新一代人機界面,很好地實現了這些技術要求,擁有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最新技術水平,這是我們跟國內許多同行相比的一個優勢。
除了具備上面這幾個基本能力之外,我們還做了許多創新方面的工作(深圳市科技情報研究所給了我們科技查新的結論):
我們是國內最先將INTEL嵌入式XSCALE架構應用于工業人機界面設計的;
我們在業界產品中最早集成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平臺, 首先,Linux系統占用的硬件資源比較小,成本有優勢,還有Linux是開放的源代碼,它在售前方面的費用比WinCE要便宜,也就是說我們在成本控制上面會比競爭對手要有優勢;其次,由于它的資源要求比較低,所以啟動速度就比較快,系統更加穩定,越簡單越穩定、越容易升級維護,最終的結果就是性價比更好。我們的MT5000產品啟動速度是5到10秒,一般WinCE的啟動速度要30秒到一分鐘,所以啟動速度上我們明顯要快上好幾倍,硬件資源我們又僅有其幾分之一,產品性價比自然高。
中國工控網:步進科技的運動控制產品這兩年是如何布局的呢?近兩年伺服市場發展得比較快,步進在伺服產品方面投入如何?
池家武:步進驅動系統我們做了很多年,但步進驅動系統的增長潛力比較有限,這是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決定的,我們的步進驅動產品這幾年基本是平穩增長的。伺服是個前景非常好的技術,伺服產品國內國際市場是迅速在增長,但是國內現在增長的份額大多被日系伺服吃掉了,我們將日系伺服稱之為“傻瓜型”伺服,因為他簡單易操作、易維護,而且他們進入中國市場比較早,客戶接受度相對較高,而歐美市場目前非常流行智能伺服,這幾年國內越來越多的客戶也開始重視智能伺服的應用。
我們的KINCO伺服屬于智能伺服,所謂智能伺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可編程,我們的伺服可以通過配套的組態軟件對伺服內部進行編程,伺服擁有256段內部可編程序段,可通過編程實現不同的運動規劃,并且相互間可以靈活地調用;其次智能伺服擁有強大的通訊功能,可通過現場總線(CANOPEN/PROFIBUS等)、以太網等通訊手段實現多伺服控制,這個有別于日系伺服普遍采用“脈沖加方向”的控制模式;再有可編程IO,通過對伺服集成的IO進行編碼來觸發控制伺服內部的程序段;其它還有多伺服跟隨控制、數十種回原點模式等特點可供用戶選擇。在智能伺服方面我們與HMI一樣是國內相關領域的領頭羊,但智能伺服市場在國內剛起步,所以我們的產品和技術雖然很先進,但市場開拓才剛剛起步,今后我們一方面將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更多適合市場的產品,今年我們就推出了ED400和ED600兩個系列面向國內客戶需求的伺服產品,目前市場反應很好;另一方面我們將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引導更多國內客戶認識和使用智能伺服,爭取早日在市場上取得與我們人機界面一樣成功,我們非常看好國內伺服市場的發展前景。
中國工控網:并購凱迪恩是步進科技2007年完成的一件大事,那么并購的初衷是什么呢?
池家武:這和步進科技的發展戰略是相關的。我們公司的發展戰略或者說使命就是給全球用戶提供我們中國人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當前我們要提供的是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圍繞這個使命,我們就要構建我們的產品發展戰略,我們已有了人機界面產品,有了運動控制產品,我們還缺少解決方案的核心產品——控制器,PLC就是最主要的機器自動化系統控制器,因此我們要規劃這個產品線,我們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研發,一種就是戰略引進,為了加快我們的發展速度,我們尋求戰略引進,我們很幸運找到一班跟我們理念相近的年輕的團隊,那就是北京凱迪恩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我們國內自動化公司普遍很小,通過聯盟增強實力相信是今后很多國內自動化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國工控網:目前步進科技產品的布局已經鋪開,那么針對現有的產品結構和發展方向,在研發資源的配置上是怎么樣的呢?
池家武:我們現有三個研發中心,一個是深圳研發中心,負責運動控制方面產品的研發,一個是上海研發中心,負責人機界面方面產品的研發,一個北京研發中心,負責PLC產品的研發,這三個地方都是人才聚集地,具備很好的研發和創新氛圍,也都是中國高科技的代表城市,我們首先是讓三個研發中心發展壯大,其次隨著公司的發展,我們還會設立更多的研發中心,充分利用我們國家充沛的人才資源,為公司發展創造條件。
中國工控網:您如何看待自動化行業本土企業“中國創造”這樣的提法?
池家武:實際上,在工控行業入門比較容易,但做起來比較難,尤其競爭對手是西門子、三菱這樣的國際巨頭,國內的民營生產型企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在這個行業立足,“中國創造”需要更多自主創新企業一起努力才能名副其實,目前工控屆絕大多數企業是在做產品代理和系統集成,這個現狀需要逐步改變才行。
中國工控網:和其他品牌的產品相比,步進的技術“創新”是如何體現的呢?每一個系列的產品推向市場想必都會經歷一個艱難的“攻關”過程,我們在研發過程中都碰到了哪些技術難題,都是怎樣成功克服的呢?
池家武:我們不能把技術創新簡單看成掌握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任何新產品的誕生、新技術的應用都屬于創新,所以第一步,我覺得我們的產品能跟上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就至少已經有很多創新了,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一些新思想和新技術實現,能夠超越國際同類產品,那么這個創新就更有意義了,所以我們三個系列產品的創新是有所不同的;
人機界面產品我們做得比較好,我們跟蹤國際最高水平跟得比較緊,拿MT5000來說,我們在業內最先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引入人機界面設計、獨立開發了工業專用的嵌入式GUI系統等,在此類創新過程中,由于沒有類似經驗參考,在設計中必須面對大量的全新的技術難題,比如通訊實時性、系統性能優化等等,我們經過了一個痛苦的研發攻關過程,在數百個日日夜夜后,逐步解決了相關的技術難題,搭建了一個穩定高效的軟件核心。
PLC產品方面,我們還只能在技術上跟蹤國外產品,我們現在還做不到超越他們。我們在國內最先采用IEC61131-3的國際編程標準,目的就是要向先進技術靠攏,我們在編程軟件設計風格上既吸收了一些歐系PLC人性化的編程風格,又吸收了一些日系產品功能比較強的特點,我們把兩者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產品的特點,我們又率先在國內推出具備CANOPEN控制能力的PLC,實現基于總線通訊的控制,技術上進一步與國際先進控制靠攏。現在國內PLC狀況是我們所有相關企業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連3%都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努力方向就是要向國際競爭對手產品水平靠攏,設計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在國內就是屬于創新。
我們伺服產品走的是典型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步科iWMC集成式伺服輪模組
智能生物存儲設備,成為抗疫堅強后盾!|行業案例
高歌猛進|步科股份榮獲工控網CAIMRS“年度十佳企業”獎!
沒有廚師的面館,煮面全程絲滑!|行業案例
快來B站學習!您訂閱的步科培訓課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