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自動化技術(五)
冶金行業的自動化與信息化
冶金自動化技術在自動化技術的推動和冶金行業技術需求的拉動雙重機制作用下,必將取得更大進展。
一、過程控制系統
冶金流程在線連續檢測和監控系統。采用新型傳感器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軟測量技術、數據融合和數據處理技術、冶金環境下可靠性技術,以關鍵工藝參數閉環控制、物流跟蹤、能源平衡控制、環境排放實時控制和產品質量全面過程控制為目標,實現冶金流程在線檢測和監控系統,包括鐵水、鋼水及熔渣成分和溫度檢測和預報,鋼水純凈度檢測和預報,鋼坯和鋼材溫度、尺寸、組織、缺陷等參數檢測和判斷,全線廢氣和煙塵的監測等。
冶金過程關鍵變量的高性能閉環控制。基于機理模型、統計分析、預測控制、專家系統、模糊邏輯、神經元網絡、支撐矢量機(SVM)等技術,以過程穩定、提高技術經濟指標為目標,在上述關鍵工藝參數在線連續檢測基礎上,建立綜合模型,采用自適應智能控制機制,實現冶金過程關鍵變量的高性能閉環控制。包括高爐順行閉環專家系統、鋼水成分和溫度閉環控制、鑄坯和鋼材尺寸和組織性能閉環控制等。
二、生產管理控制系統
冶金流程的全息集成。實現鐵-鋼-軋橫向數據集成和相互傳遞,實現管理-計劃-生產-控制縱向信息集成,同時,整合生產實時數據和關系數據庫為數據倉庫,采用數據挖掘技術提供生產管理控制的決策支持。
計算機全流程模擬,實現以科學為基礎的設計和制造。采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計算力學技術,基于各種冶金模型,進行流程離線仿真和在線集成模擬,以實現生產組織優化、生產流程優化、新生產流程設計和新產品開發優化。
提升鋼鐵生產制造智能。在生產組織管理方面,基于事例推理、專家知識的生產計劃與運籌學中網絡規則技術,提供快速調整作業計劃的手段和能力,以提高生產組織的柔性和敏捷化程度;根據各工序參數,自動計算各工序的生產順序計劃及各工序的生產時間和等待時間,實現計劃的全線跟蹤和控制,并能根據現場要求和專家知識,進行靈活的調整;異常情況下的重組調度技術以及在多種工藝路線情況下,人機協同動態生產調度。在質量管理方面,基于數據挖掘、統計計算與神經網絡分析技術,對產品的質量進行預報、跟蹤和分析;根據生產過程數據和實際數據,判定在生產中發生的品質異常。在設備管理方面,采用生產設備的故障診斷與預報技術,建立設備故障、壽命預報模型,實現預測維護。在成本控制方面,采用數據挖掘與預報技術,建立動態成本模型預測生產成本;利用動態跟蹤控制技術,優化原材料的配比、能源介質的供應、產線定修制度、生產的調度管理,動態核算成本,以降低生產成本。
三、企業信息化系統
企業信息集成到行業信息集成。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實現信息共享,在有效競爭前提下趨利避害,在企業信息化編碼體系標準化、企業異構數據/信息集成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協作制造企業信息集成,全行業信息網絡建設及宏觀調控信息系統,直至全球行業信息網絡建設及宏觀調控信息系統。
管控一體化,實現實時性能管理(Re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協調供產銷流程,實現從訂貨合同到生產計劃、制造作業指令、到產品入庫出廠發運的信息化。生產與銷售連成一個整體,計劃調度和生產控制有機銜接;質量設計進入制造,質量控制跟蹤全程,完善PDCA質量循環體系;成本管理在線覆蓋生產流程,資金控制實時貫穿企業全部業務活動,通過預算、預警、預測等手段,達到事前和事中的控制。
知識管理和商業智能。利用企業信息化積累的海量數據和信息,按照各種不同類型的決策主題分別構造數據倉庫,通過在線分析和數據挖掘,實現有關市場、成本、質量等方面數據-信息-知識的遞階演化,并將企業常年管理經驗和集體智慧形式化、知識化,為企業持續發展和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各方面創新奠定堅實的核心知識和規律性的認識基礎。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

提交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