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邂逅Modicon三十年——Modicon 40年系列尋訪

邂逅Modicon三十年——Modicon 40年系列尋訪

——— 訪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電氣室主任宋道鋒

        1978年,首鋼2號高爐開建,年輕的電氣技術員宋道鋒從成都512廠調回首鋼,負責2號高爐自動化系統設計的重任——在首鋼2號高爐的自動化系統中首次引進Modicon PLC

        1978年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還無法獲得更多國外企業的信息,作為鋼鐵行業改革開放的先驅者,首鋼首次提出要放眼世界尋找最適合的產品。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首鋼探索、使用Modicon PLC的30年,30年后的今天,施耐德Modicon系列產品在首鋼各個自動化系統中廣泛使用,在眾多行業遍地開花。然而,30年前,首鋼基于什么樣的原因選擇了Modicon呢?今天,我們就跟隨宋工回顧30年前與Modicon邂逅的故事。

        首鋼選擇Modicon的緣起

        首鋼在1978年投建了2號高爐,容積是1235m3。當時在國內是最大的,剛建的時候還沒有發現Modicon 584這個產品,當時使用的是桂林電器設計研究所的矩陣柜,這是當時桂林電器自己研制的產品,就是最初的PLC雛形,稱為矩陣柜。當我們有這個需求的時候,桂林電器剛剛進行研制,隨后我們跟他們一塊研制。我們帶著工藝上的自動化需求一塊去開發這個產品。共研制了大概一年,后來用在了2號高爐。當時在實驗室里測試沒有問題,但是拿到現場就不行,不太適應現場復雜的環境,信號有很多干擾,這時限于國內產品的局限性,我們就決定要把眼界放開,在世界上找一找有沒有更好、更合適的產品。

        那時我國的改革開放剛剛起步,在北展的一個展會上偶然拿到一份資料,看到美國在福特汽車的生產線上用的是Modicon 584的PLC,在當時是特別先進、特別成功的,看到美國的汽車生產商在用,就考慮如果用在冶金行業行不行。于是我們就拿著資料去索取Modicon PLC的產品手冊。當時Modicon還沒有中國辦事處,我們通過首鋼的外事辦打通他們資料上美國總部的電話,很快把樣本就寄了過來。從那次邂逅開始,逐步建立起與Modicon3 0年的合作歷程。

        首鋼2號爐的Modicon之路

        當時Modicon寄過來的資料全是英文,我們組織了7、8個人研究資料。研究以后發現還沒有在冶金行業應用的案例。只是介紹在汽車生產線上如何使用,有一些什么功能,什么模塊。CPU 、電源、I\O模塊介紹的比較多。從功能上講,我們認為還是非常適合我們的2號高爐,有一點顧慮就是汽車生產的環境要比冶金好很多,擔心能不能適應惡劣的現場環境。

        當時2號高爐投了上億資金,在首鋼,乃至整個冶金行業都是非常大的項目。全首鋼都注視著這個高爐,牽動了首鋼上上下下的領導、員工的關心、注意力。國內的產品經過實踐失敗后,我們當時已經沒有退路,如果高爐建了一半最后控制系統失靈,會是很大的一個事故,這個責任不是幾個人可以擔當的。后來我們就拿著資料到電力科(就是現在的設計院,最早叫設計處),經過各部門的研究決定用Modicon 584。一邊學習、消化資料,一邊在圖紙上編程序,就是在圖紙上畫梯形圖,摸索著如何實現信號采集。現在看起來比較簡單,但當時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那時是1979年,現在回想起來是30年前的往事了。

        1979年,中國還沒有Modicon的辦事處和分公司,買產品時要先報給首鋼的外事辦,然后由他們通過國家相關外貿部門直接從美國總部采購,產品采購回來以后,我們就拿著隨產品來的相關資料一邊研究一邊設計,結合我們高爐的一些特點,分頭把圖畫出來,把采集的數據整理出來,設計完后就編程序。高爐主要是高爐冷卻系統和原料系統,布料系統和送風系統。當時用的就是Modicon 584。因為研制矩陣柜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技術,比如說原料、焦碳、石灰石的配比,信號建模、采集,一些工藝方面的技術我們還是掌握的比較好。整個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都是我們自己做的,當時我們成立了兩個小組,一個是高爐,一個是燒結,兩個工程是同時進行。當時的工作量就是編程序,一個模塊有多少個點,每一個點都要整理出來,設計大概用了近一年的時間。首鋼的技術骨干基本都參與了進去,調試用了近半年的時間。當時編完程序后又派了3個人去美國總部學習了8個月。他們學習回來以后把我們編的程序和美國的比較,給我們講課,對硬件,基本模塊的功能和作用進行講解。使用以后覺得Modicon 584的硬件非常好,設計很科學。

        Modicon在國內鋼鐵行業的迅速推廣

        首鋼2號高爐在國內第一個使用Modicon 584,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我們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最終獲得了良好的控制性能。2號爐以后,后續共有5個高爐按照這個模式使用了Modicon系列產品。當時2號爐自己研制開發了37項新技術(專利),其中采用Modicon 584 PLC就是其中一項,當時2號高爐項目獲得了冶金部的金獎。

        1981年,冶金部在寶鋼開會,我和另一位工程師在會上對這個項目做了介紹,當時我們編寫了《PLC在首鋼的應用》一書,這本書結合我們首鋼的高爐特點,介紹了Modicon 584 PLC在2號高爐的具體應用,應用性特別強。并結合實例詳細介紹了程序怎樣編寫。當時資料也比較稀缺,因此在會議上被鞍鋼等一些單位搶購一空,這項技術隨即在寶鋼、武鋼推廣開了。隨后全國的各個高爐都采用這種PLC模式了。

        首鋼2號爐促進國內企業觀念的變革

        首鋼2號高爐選擇了Modicon的產品,而且運行效果非常好。用Modicon 584代替了原來的上千個繼電器,部分硬件系統采用軟件實現,后期維護、維修的效率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也有明顯提高,同時也減少了工作量、勞動強度。當時的資料詳細記錄了每年可以節省多少投入,提高多少生產效率。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Modicon 584逐步升級到Modicon 984,現在的高爐用的都是Quantum系列,比如說現在首鋼曹妃甸的高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高爐,用的就是Quantum的系列產品。

        事實證明首鋼選擇Modicon是正確的抉擇,Modicon的PLC是非常適合首鋼生產過程控制的。它的編程非常靈活,模塊的擴展也很容易實現。這一點從30年后的今天,PLC在冶金行業的普及也可以證實。然而,30年前作為國內第一次選擇Modicon、第一次選擇國外自動化產品的冶金企業,首鋼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領導的魄力、眼光和胸襟,國企觀念的變革都不可或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首鋼是改革開放初期技術革新的真正勇士。

        在首鋼2號爐項目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全國各地不斷有相關企業的人來參觀學習,最開始是1981年冶金部在寶鋼的會議,隨后相關鋼鐵、冶金行業的領導、技術人員,冶金行業外的許多行業的相關人員都來學習和探討Modicon PLC應用的可能性。在新建和改造自動化生產線時,很多企業都把視野放眼世界,這促進了國內企業觀念的發展、變革。
   
        30年時光流轉,Modicon PLC在中國以首鋼為起點走過了30年的歲月。采訪結束的時候,宋工說他接下來要去國外學習、交流。心未老、鬢微霜,退休以后的宋工依然奔波在首鋼生產的第一線、技術的最前沿。“放眼世界,希望Modicon PLC等自動化產品和技術能為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助一臂之力”宋工的一句話或許最能代表廣大Modicon用戶的心聲。

相關鏈接
PLC&Modicon 40周年,用戶有獎注冊!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施耐德電氣 Modicon M340選型指南

施耐德電氣拉開工業網絡的序幕

Telemecanique PL7 Pro編程軟件

Telemecanique Modicon Premium 處理器

Telemecanique Modicon Premium 專家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