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工廠自動化信息化的解決方案之路
自1988年進入中國以來,羅克韋爾自動化已經在中國發展了二十余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這二十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迅速增長、工業化進程快速邁進的二十年。在這一時期,Rockwell Automation 和旗下的 Allen Bradley 品牌在各行各業的中國用戶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在此背景之下,中國工控網專程采訪了系統及解決方案事業部經理程義。
系統及解決方案事業部在中國的高速發展
近幾年,“解決方案”一詞成為工控界最為熱門的詞匯之一,而能否提供完成的“解決方案”成為自動化廠商從“產品供應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的重要標志,對于自動化廠商來說,與以往最大的區別是:從和系統集成商合作來完成項目到由自己的工程公司來完成項目,即自動化廠商即提供產品,也提供系統集成和工程服務。而對于各個廠商來說,支撐這一轉變的正是旗下的工程公司。
羅克韋爾自動化不僅是一家產品供應商,但在進入中國的時候與眾多外資公司一樣,采取了分銷和選擇系統集成合作伙伴的道路,但伴隨著業務的快速增長,以及其全球客戶在中國工廠的建立,從2000年起,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公司開始為客戶提供項目的工程服務,由于一開始的項目是從美國總部分派而來的全球客戶項目,這一工程部門從起步開始就承接著完整的、高度集成的、自動化程度完善的項目,這樣的背景也使得工程部門在公司內部的份額迅速迅速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在中國的高速增長。如今,系統及解決方案事業部每年完成300多個項目,包括百萬美金以上交鑰匙工程及MAV工程。
在2008年,羅克韋爾自動化收購了西安恒生,這是一家專注于電力行業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一收購使得羅克韋爾自動化為電力行業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大大加強,也加快了系統及解決方案事業部在中國的發展。
打造一支專家型團隊
作為綜合性廠商的工程部門,同公司一樣,部門在汽車、橡膠機械、快速消費品、煙草機械、船舶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競爭力,而這些行業都屬于行業集中度高、自動化程度高的行業,客戶往往是國際品牌或者央企,這些客戶具有較強的購買力,與此同時,由于對所生產產品品質的要求,這些客戶也往往對于其自動化生產線有著苛刻的要求,“正是這些客戶的苛刻要求,加上公司完善的產品線,才打造了一支專家型的團隊,這支隊伍不僅能夠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而且能夠為工廠提供最有效的生產管理和服務”,談起自己的隊伍,程義經理似乎頗為滿意。雖然工程部門的發展僅僅經歷了十年時間,但目前其規模已經超過200人,其中有近30名具備PMP資質認證的項目管理人員,單獨作為工程服務團隊來說,已經夠得上一家頗具實力的工程公司,這些工程人員分布于上海、北京、西安、廣州等地,提供貼近客戶的服務。
拓展工業安全領域的應用
除了拓展工程服務涉足的應用行業,部門也配合公司的整體戰略調整做出相應的業務拓展,在2008年,羅克韋爾自動化收購了著名的工業安全品牌ICS Triplex,這是一家專業提供流程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的公司,至此,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從安全檢測到安全控制、從設備安全到流程安全都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而工業安全已經成為中國工業變革中最為重要的話題之一,來自中國工控網市場研究數據顯示“工業安全產品在未來三年中將是增長率最高的自動化產品”。談起對于安全業務的拓展,程義經理充滿信心:“整合后的ICS Triplex將和羅克韋爾自動化強大的控制系統一起,在眾多領域的機組控制上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這對于羅克韋爾和所服務的OEM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雙贏的方案。”
引領工廠信息化的潮流
與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的是,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全球大客戶服務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羅克韋爾為全球及國內眾多的著名品牌提供工廠自動化所需產品和工程服務,比如雀巢、寶潔、惠氏、英特爾、固特異、通用以及東風、廣汽、京東方等等。與傳統重工業不同,這些企業對于生產線的效率、管理都頗為先進,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也是最先實現自動化生產線信息化的領域。作為一家在軟件提供方案頗具實力的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的MES解決方案在中國獲得了快速發展,在汽車、生命科學、煙草等行業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完成的項目取得了用戶高度認可。
工控網總裁孫慧昕認為:“全廠優化就是以自動化為基礎,融合通訊技術、信息技術,將自動化由單純滿足企業設備、生產流程控制需求,上升至企業經營與管理需求。”無疑,羅克韋爾自動化在為客戶提供各種技術先進的自動化產品的同時,通過為寶潔、英特爾等提供整體信息化的工廠解決方案,已經在為客戶實現“全廠優化”方面成為行業的引領者。

提交
羅克韋爾自動化第三屆亞太區 PartnerNetwork 合作伙伴獎項公布
羅克韋爾自動化亮相2024中國自動化+數字化產業年會
羅克韋爾自動化榮獲2023“年度企業ESG實踐獎”
PowerFlex 755TS 變頻器
僑連五洲 滬上進博 | 把握新機遇,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