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技術將為國產控制系統發展注入新活力
——— 貝加萊工業自動化市場部經理宋華振談自動化軟件發展趨勢
2012/2/13 14:35:09
開源技術在IT界風生水起蔚然成長,包括Microsoft、SUN、IBM都已加入到開源技術的陣營。在探討自動化的發展時,大家討論到標準之爭,然而從IT和通信業的發展來看,開放才能贏得未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自動化業相對于IT和通信業封閉,各家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愿意開放,使得最為開放的Ethernet技術取得了先機,Ethernet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來自各咨詢機構的調研顯示,Ethernet技術正在以接近50%的占有率領先于各種總線技術,而CAN,Modbus之所以能夠取得發展完全得益于其開放性。
軟件時代的到來
早在兩年前工控網CAMRS論壇上,自動化領域的專家、領袖們談到未來自動化的發展時,將自動化劃分為IT技術時代、通信時代和未來的軟件時代三大發展方向,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劃分有一定的代表性,盡管控制技術的發展事實上具有的連續性和同步性。但是,軟件正在成為潮流,在過去的10年里,來自IT業開放技術正在影響著世界,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是跟隨了IT業的包括芯片技術的發展、軟件技術的發展以及IT業的各種商業模式的影響。
對于國內自動化廠商而言,如何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先機?國內自動化廠商也在大力開發自主的PLC及DCS等控制系統產品,包括運動控制。然而,有一個不好的傾向就是陷入“價格戰”-這種困境不難理解。畢竟,在品牌影響力,技術研發能力等方面與歐美大場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價格戰將會使得本土廠商陷入后繼無力的發展狀況,如何去突破,值得思考。
從軟件尋找突破口
研華科技的蔡奇男先生曾提到了軟件以IPhone為例,他非常感興趣就是IPHONE能夠告訴你的是“有80000個不同的軟件可以讓你作各種不同的事情”-我也對此非常感興趣,最新的是10萬個不同的應用程序幾乎能幫你作任何事情-這正是軟件的魅力。同樣的一個硬件平臺,他的魅力完全來自于它所能提供的軟件-Windows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完全得益于它由全世界眾多的公司提供了基于Windows的豐富多彩的應用程序,盡管在工業界,實時性是它的軟肋,然而,它依然廣泛的被使用。
開源軟件提供了自主創新的可能
目前,開源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包括Opensource的RT-Linux可以應用于DCS,數控系統、嵌入式運動控制器、PLC、專用型控制系統。作為其開發與操作平臺,開源的實時通信技術POWERLINK、開源的診斷軟件、測試軟件、甚至開源的PLC軟件平臺,這些開源軟件都可以提供構建整個控制系統產品包括HMI,PLC,Motion,I/O,Communication的產品運行和應用平臺,經過適當的裁剪構成系統。
這里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即開源軟件并非是“拿來即用”的軟件,它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軟件服務商”來針對不同的硬件平臺和控制器來設計系統,而這樣的中間軟件服務商在國內很少,大部分聚集在了為IT業的服務上。例如AppleIPhone的那么多軟件都是基于開源技術設計的,但是由于未能看到這一廣闊的市場,以及現有的私有技術的強勢地位,使得這一市場目前尚未被開發出來,而在歐洲類似于Infoteam,3S這樣的中間軟件服務商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在各個大的廠商的產品開發中都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外表看去似乎是由這些自動化廠商提供了系統,而實際上后面的軟件大部分由這些分工更為精細的專業廠商來實現的。
國家在開源技術和嵌入式系統開發方面的政策已有相關政策。但是,更多的是應用于研究而很難去實際應用,在于缺乏一個良好的平臺來讓更多的國內廠商去共同搭建一個互動的組織-類似網絡上無處不在的開源社區于聯盟-這在IT業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但是,自動化行業相對封閉,然而,從既往的歷史來看,如果想關注未來,不如更多去關注IT業的發展。
國產控制系統的開發思路在軟件上的另一個方向是在集成行業軟件方面的探討。如何開發針對特定應用,如數控技術、機器人技術、OEM制造業的行業特定軟件,過程控制的行業功能庫集成方面,這樣才能使得在某個特定領域去獲得突破,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滲透市場。正面的與歐美廠商在通用市場去競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國內的自動化廠商尤其是過程控制系統的廠商通常都在某些行業如電力、造紙、汽車、石化等領域內發展起來。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對相應行業的理解,如金自天正在冶金行業,和利時在交通行業,中控在電力行業等,而在機械自動化領域目前專業控制器領域還是國外的比較多,如DELEM在折彎,烏斯特在紡機勻整系統,馬洛在漿紗回潮儀,Eltromat在套色系統等領域,而專用型控制器更需要看準行業,聚焦應用的角度去發展,目前在機械制造業內國內有很多廠商正在發展。
如何利用開源技術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開源技術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嘗試,在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角度來看,開源技術無疑能夠給予國內廠商一個嘗試的磧口,使得由此獲得新的發展,這不僅需要政府在整合資源方面作出一些努力,也需要企業之間能夠以面向未來的開放態度去接納,并且有廠商愿意在此方向作出嘗試和努力,至少進行一些適度的探討也是極為必要的。
軟件時代的到來
早在兩年前工控網CAMRS論壇上,自動化領域的專家、領袖們談到未來自動化的發展時,將自動化劃分為IT技術時代、通信時代和未來的軟件時代三大發展方向,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劃分有一定的代表性,盡管控制技術的發展事實上具有的連續性和同步性。但是,軟件正在成為潮流,在過去的10年里,來自IT業開放技術正在影響著世界,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是跟隨了IT業的包括芯片技術的發展、軟件技術的發展以及IT業的各種商業模式的影響。
對于國內自動化廠商而言,如何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先機?國內自動化廠商也在大力開發自主的PLC及DCS等控制系統產品,包括運動控制。然而,有一個不好的傾向就是陷入“價格戰”-這種困境不難理解。畢竟,在品牌影響力,技術研發能力等方面與歐美大場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價格戰將會使得本土廠商陷入后繼無力的發展狀況,如何去突破,值得思考。
從軟件尋找突破口
研華科技的蔡奇男先生曾提到了軟件以IPhone為例,他非常感興趣就是IPHONE能夠告訴你的是“有80000個不同的軟件可以讓你作各種不同的事情”-我也對此非常感興趣,最新的是10萬個不同的應用程序幾乎能幫你作任何事情-這正是軟件的魅力。同樣的一個硬件平臺,他的魅力完全來自于它所能提供的軟件-Windows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完全得益于它由全世界眾多的公司提供了基于Windows的豐富多彩的應用程序,盡管在工業界,實時性是它的軟肋,然而,它依然廣泛的被使用。
開源軟件提供了自主創新的可能
目前,開源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包括Opensource的RT-Linux可以應用于DCS,數控系統、嵌入式運動控制器、PLC、專用型控制系統。作為其開發與操作平臺,開源的實時通信技術POWERLINK、開源的診斷軟件、測試軟件、甚至開源的PLC軟件平臺,這些開源軟件都可以提供構建整個控制系統產品包括HMI,PLC,Motion,I/O,Communication的產品運行和應用平臺,經過適當的裁剪構成系統。
這里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即開源軟件并非是“拿來即用”的軟件,它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軟件服務商”來針對不同的硬件平臺和控制器來設計系統,而這樣的中間軟件服務商在國內很少,大部分聚集在了為IT業的服務上。例如AppleIPhone的那么多軟件都是基于開源技術設計的,但是由于未能看到這一廣闊的市場,以及現有的私有技術的強勢地位,使得這一市場目前尚未被開發出來,而在歐洲類似于Infoteam,3S這樣的中間軟件服務商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在各個大的廠商的產品開發中都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外表看去似乎是由這些自動化廠商提供了系統,而實際上后面的軟件大部分由這些分工更為精細的專業廠商來實現的。
國家在開源技術和嵌入式系統開發方面的政策已有相關政策。但是,更多的是應用于研究而很難去實際應用,在于缺乏一個良好的平臺來讓更多的國內廠商去共同搭建一個互動的組織-類似網絡上無處不在的開源社區于聯盟-這在IT業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但是,自動化行業相對封閉,然而,從既往的歷史來看,如果想關注未來,不如更多去關注IT業的發展。
國產控制系統的開發思路在軟件上的另一個方向是在集成行業軟件方面的探討。如何開發針對特定應用,如數控技術、機器人技術、OEM制造業的行業特定軟件,過程控制的行業功能庫集成方面,這樣才能使得在某個特定領域去獲得突破,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滲透市場。正面的與歐美廠商在通用市場去競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國內的自動化廠商尤其是過程控制系統的廠商通常都在某些行業如電力、造紙、汽車、石化等領域內發展起來。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對相應行業的理解,如金自天正在冶金行業,和利時在交通行業,中控在電力行業等,而在機械自動化領域目前專業控制器領域還是國外的比較多,如DELEM在折彎,烏斯特在紡機勻整系統,馬洛在漿紗回潮儀,Eltromat在套色系統等領域,而專用型控制器更需要看準行業,聚焦應用的角度去發展,目前在機械制造業內國內有很多廠商正在發展。
如何利用開源技術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開源技術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嘗試,在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角度來看,開源技術無疑能夠給予國內廠商一個嘗試的磧口,使得由此獲得新的發展,這不僅需要政府在整合資源方面作出一些努力,也需要企業之間能夠以面向未來的開放態度去接納,并且有廠商愿意在此方向作出嘗試和努力,至少進行一些適度的探討也是極為必要的。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