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利器鵬保寶

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利器鵬保寶

 

網絡技術便利卻不斷讓個人信息透明化,信息安全岌岌可危

網絡新功能的出現總是讓很多追逐者感到新鮮好奇和便利。一名叫張望安的大學生好奇地打開Google地圖推出的“街頭風景”功能,鍵入了自己家的地址,放大圖片,竟清楚地看到了房間里的一切,包括設施的擺放,甚至書桌上的書、文具。

今年9月,如家、漢庭等大型連鎖酒店的顧客信息管理系統存在安全漏洞,大量會員的個人信息、開房記錄,諸如客戶名、身份證號、開房日期、房間號等私密數據可輕松查閱。有網友調侃:什么時間,跟誰,在哪開過房,這下都要暴露了。

而龐大的微信用戶也發現不法之徒也開始瞄上這一社交媒體,他們利用微信的安全漏洞實施搶劫或勒索。有篇文章勸誡用戶一定要把“允許陌生人看10張照片”的默認設置關掉。因為犯罪分子正是借助這一功能,從用戶在朋友圈中發布的家庭照片入手,逐步了解家庭情況,先用騷擾軟件反復給用戶打電話,直到他們不堪其擾,把電話關機。接著便給用戶的家人打電話,說孩子被綁架了,再發出幾聲慘叫。而家人馬上給孩子打電話,一看關機了,便立即慌神,把錢打給犯罪分子。

美國的“棱鏡門”事件更是把互聯網隱私推上了國家安全的高度。20136,美國前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愛德華·斯諾登厭倦了一言一行都被記錄,他通過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向世界爆料了美國的監聽行徑,即“棱鏡門”事件。 原來扮可憐聲稱總被中國黑客攻擊的美國才是屢下黑手的幕后黨。15年來,他們孜孜不倦地進攻中國各大機構和普通民眾的網絡,“你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有人聽到,你的每一個動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有人仔細觀察”。

再回顧到2011年,美國媒體說,著名的美國在線幾十萬用戶的千萬條搜索記錄遭到泄露。而通過研究這些記錄,記者可以得到有關用戶的詳細信息,人們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無不陷于監視之中。

隱私,這日常生活中不能說的秘密在互聯網時代無處遁形。利益和窺探不承認信息安全,隱私被公開展覽,變成了商業牟利的工具和滿足大眾娛樂的噱頭。正如電影《竊聽風云2》的橋段所言,每個人的手機都是一部竊聽器,并且終極竊聽設備將會被植入人體。

網絡時代“隱私”一著不慎就成為了“公私”,不僅自己成為全民標靶,并且往往波及其他人。

隱私憂慮隨著大數據時代數據爆炸而日益加重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22月的一份研究社交網站隱私管理的報告中發現,約半數社交網絡用戶擔憂隱私。不僅僅停留在擔憂,越來越多的社交網絡使用者開始采取行動保護隱私——報告中稱44%的用戶已經開始刪除他人在自己檔案信息中留下的評論,37%的用戶開始把標記有自己姓名的照片刪除。

而信息泛濫造成的心理壓迫,使得針對隱私保護的“私密經濟”成為大勢所趨。目前,各種相關軟件已經開發推行,諸如最近風靡全美年青一代的Snapchat。它是由斯坦福大學的伊萬·斯皮格爾(Evan Spiegel)和鮑比·莫非(Bobby Murphy)共同打造的一款免費照片分享應用,核心理念為“閱后即焚”,也就是說你發送的圖片在對方手機中只存在10秒便立即消失。對此,清華大學中文學士、科技哲學碩士黃锫堅撰文指出,“數字信息的時間特性,關系到我們的記憶、隱私以及對生活意義的再思考”,以“閱后即焚”為代表的一股反向力量,正在遏制信息的泛濫和意義的貶值。

當然,“閱后即焚”只是一個功能生長點,充分契合用戶需求、加強產品的功能聚合及創新才是持續發展之道。中國市場上,類似的軟件正在被推出。如個人信息安全類軟件——鵬保寶就在本土化過程中不斷尋求突破,得到了很多網民的喜愛和追捧。

一、信息發送方授權限制條件,拒絕單一的閱后即焚

在《刪除:數字時代的遺忘美德》一書中,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永久記錄將人們束縛在過去,具備遺忘能力才能向前發展。所有在線信息都應當設定保存時限,有“自毀”功能,并由用戶掌握相關設置。安裝鵬保寶后,用戶需對所發信息進行授權,設置接收方的打開次數及有效時間,那么觀看完成后文件便自動失效。在此過程中,用戶可隨時查看對方的閱讀狀態,并可隨時更改限制條件,如延長、縮短對方的閱讀時間,甚至終止對方閱讀。

二、個人信息不再上傳到服務器,用戶個人才擁有信息處理權

號稱閱后即焚的創始者Snapchat卻被用戶發現并不是那么回事。日前,一位名叫 Richard Hickman 的數字取證檢驗員就找到了在snapchat上可以將已刪除照片在 Android 設備上重新恢復的方法。“Snapchat 甚至將用戶分享的照片儲存了起來?!苯邮懿稍L時,Hickman 解釋道,“盡管 Snapchat 宣稱已將這些內容清除干凈,但顯然他們撒謊了?!碑斔麑⒂锰厥夥绞叫薷乃蟼鞯?/span>snapchat的照片時,隱藏的照片現形了。

但鵬保寶卻不需要用戶將任何信息上傳到公眾服務器上,而是始終掌握在用戶本地。這意味著你的社交數據不會被搜索引擎永久收錄以致廣泛傳播,信息處理權始終由你掌握。正如電影《社交網絡》的結尾,前女友拒絕扎克伯格:“馬克,互聯網是用墨水寫的,不是鉛筆?!冰i保寶做的,就是給互聯網找回這支鉛筆,還有橡皮擦。

三、保護的不僅僅是照片,文件視頻等多種形式同受保護

首都師范大學的李蘭溪突然發現,朋友圈中很多人在一款名叫“鵬保寶”的軟件應用,“很放心啊,拍個搞笑視頻、發個鬼臉照也不怕人盡皆知了,反正自己能管著”。而且不同于簡單的“閱后即焚”式圖片銷毀模式,鵬保寶保護的不僅是圖片,而且涉及文件、視頻,有效拓寬了應用領域。

四、個人信息絕對不可隨意被復制、另存,為原創者保駕護航

鵬保寶將用戶需要發送的信息制作成.pyc 文件,保證對方不能進行閱讀以外的操作。這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著重要意義,為原創青年上傳自己的作品排解了后顧之憂。

五、焚后重生功能  滿足檢索歷史信息需求

人類既有保護隱私的需求,也有對檢索歷史信息的需求。鵬保寶切中此項市場契機,在“閱后即焚”基礎上創新出“焚后重生”的概念,只要重新授權就可重新打開已經過期的文件,既保留了愿意珍藏的記憶,又避免了個人信息的泄露。

美國《財富》雜志預測:2014年,這種致力于網絡社交隱私保護的模式將進一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打響一場隱私保衛戰!引入信息存儲期限,鉗制數字的無限擴張,革命才剛剛開始。目前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軟件--“鵬保寶”已走在路上。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為即將到來的2014年打好基礎:隱私安全要“小心”的幾個方面

潘基文搞笑視頻調侃棱鏡門 隱私安全惹深思

限時閱讀 鵬保寶讓你掙脫信息泛濫的泥淖

嚴肅范兒“閱后即焚”閃亮登場 不用你就OUT啦!

談談鵬保寶的安全外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