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方便農業生產 農產品“觸網”路更廣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期,看著大棚里的多功能傳感器,天津靜海生寶農民合作社理事長顧靖很是滿意:“蔬菜大棚最費人工,物聯網設備安裝后,一年能節省人工成本60萬元。以前一個人最多管理兩個大棚,現在可以輕松管到5個。就拿卷簾來說,以前全憑經驗,挨個棚人工操作,費時費事,現在點點鼠標就辦好了?!?/p>
在合作社的中控室里,節能溫室內的情況實時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一張張動態曲線圖記錄著24小時棚內空氣溫濕度、土壤墑情等信息。一旦有需要,就能自動執行灌溉等操作。顧靖的合作社是農業部農業物聯網示范點,共有近600個大棚,目前已有近兩成用上物聯網,他打算再擴大規模。
如果說物聯網方便了農業生產,互聯網則打開了銷售渠道。相隔不遠的天津靜海際豐蔬菜合作社就是一例。合作社的蔬菜銷售沒有實體店,也不走批發市場,全靠網絡,短短5年,線上已經擁有近萬名會員。“客戶可以網上選擇配送頻次和蔬菜套餐。網絡經營實現了從基地到訂戶的直接配送,省去了大量中間環節,價格比超市便宜10%至20%?!焙献魃缋硎麻L薄春霞說。
記者采訪時,一批葉菜剛出棚,清洗后,合作社工作人員對農藥檢測合格的產品進行包裝,并貼上二維碼標簽。薄春霞說,合作社納入了天津市蔬菜質量可追溯系統,消費者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獲得蔬菜生產及農藥檢測信息。她說,這批菜可在幾小時內送到天津和北京消費者家中。
據了解,這兩個合作社都受益于天津市農委農業物聯網平臺。平臺由天津市與中科院合作研發,涵蓋了農業生產、市場流通等領域的17個數據庫,實現了全市25個基地傳感數據的在線采集?!安坏降仡^,就能掌握全市聯網合作社的種養殖情況。”天津市農委市場信息處信息中心主任官宏義說,農產品(000061,股吧)溯源平臺為消費者提供質量追溯服務,已經開發了放心菜、乳制品和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農產品電商平臺為合作社等提供市場對接服務,已有食管家、愛孚瑞等多家企業電商網上交易系統。
“幾年前,我們在以色列看到有葉綠素的檢測傳感器。如今我國企業已開始破題,在包括葉綠素、葉面溫度等生物本體的檢測傳感器開發上,開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全國農產品電商平臺已逾3000家,農產品網上交易量迅猛增長?!鞭r業部市場司司長張合成表示,互聯網和物聯網在農業的應用已取得明顯成效,涌現出一批成熟的商業模式,要采取更有力措施,讓其成為現代農業的新動力(310328,基金吧)。(經濟日報記者)

提交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