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部署:推動“互聯網+制造業”深度融合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加快“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重塑“中國制造”新優勢,除了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外,還需要在制造能力本身上下功夫。相信如果能用好改革這一“助燃劑”,既是制造大國又是互聯網大國的中國,在互聯網與制造業強強融合的大潮當中,是能夠演繹出一場令世界驚嘆的發展傳奇。提質增效的“中國制造”能“制造”出多少板塊投資機會?恒泰證券首席分析師付少琪就此話題做出解讀分析。
經濟之聲:科技改變生活,網絡精彩世界?!盎ヂ摼W+”暖風勁吹語境下,互聯網與制造業加快融合,也已改變了制造業的生產方式、組織結構和創新模式,引發了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以及“無工廠制造”這些熱潮。提質增效的“中國制造”能“制造”出多少板塊投資機會?
付少琪: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深化工業云、大數據等應用,開展智能生產系統解決方案試點,比較側重于整個智能制造大行業中的互聯網應用這個子行業,其側重點就是工業云、大數據,以及一些智能制造的具體解決方案。智能制造大的方向涵蓋的方面比較多,比如工業云、大數據,還有機器人、智能控制,包括生產線的傳感器、數控機床等。
經濟之聲:《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規劃將重點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智能制造是重中之重。如何細分智能制造概念中的板塊?
付少琪:整個智能制造所涵蓋的行業板塊范圍相對較廣,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整個行業未來有一個明顯的向好預期。我們國家現在是全球第一大制造業的國家,但不是制造業強國是制造業大國,制造業智能化、整個制造產品附加值的提高,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一系列智能化使成本降低,這是整個工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們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方向。從政府的選擇角度來講,我們更要關注其自下而上的行業競爭優勢,公司在整個智能制造行業里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這些競爭優勢可以保持多久等其實是選股時需要重點考量的。當然有一些相對比較高端的,比如相對比較高端的機器人,我們在產業上還不具備特別高的國際競爭力,但由于國內的市場需求比較大,從低端往上滲透,一些企業目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從大數據和工業云的角度來講,我們國家有在這方面的國際競爭力,有一些企業涉足工業自動化的操作系統,把制造業和整個工業4.0系統進一步對接的問題也解決了,這樣的一些競爭優勢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經濟之聲:4月27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剛正式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其中提出我國機器人產業在“十三五”時期要實現“兩突破”“三提升”,即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和高端產品的重大突破,實現機器人質量可靠性、市場占有率和龍頭企業競爭力的大幅提升,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機器人概念具體來看可以細分為哪些板塊?
付少琪:機器人有狹義和廣義的機器人。廣義的機器人是指只要具有智能化,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機器設備,能完成一些復雜的工業制造或者一些其他任務的機器設備都屬于機器人,比如無人機、自動駕駛。狹義的機器人是指在生產線上有取代手工勞動這種功能的機器人。實際上所有這些行業都在智能化、設備化,都在取代一些人力,因為人力本身比較貴,而且容易出錯,效率相對比較低,隨著智能化本身性能的提升,它會滲透到各個方面,所有的子行業都有好的公司,只要這些公司具有一定的競爭力,這些都是整個大的機器人產業中的一部分。當然制造業智能化是更大的一部分,A股市場上整個金融板塊有相當多的公司都有涉足,我們需要關注它的行業競爭優勢、市占率和未來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問題。
經濟之聲:就現實而言,目前互聯網在與制造業融合過程中,多半是在營銷環節、售后服務環節和采購環節發揮作用。更為重要的制造環節,互聯網反而涉及較少,可見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還有著很大發展空間。據您判斷,未來這塊還會在哪些方面重點突破,哪些板塊會是價值的洼地?
付少琪:其實現在整個制造業的智能化的確還不是一個真正成型的產業,這些都屬于行業發展萌芽狀態。但是整個智能化的浪潮會使得這些還不是特別成熟的產業進一步快速沉浮。在整個工業制造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的過程中,比如工業云、數控機床等很有可能會帶來比較好的投資機會,許多上市公司已經涉足這些方面,投資者可以重點跟蹤。

提交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