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數字化浪潮下, 傳統中小企業如何實現智慧轉型

數字化浪潮下, 傳統中小企業如何實現智慧轉型

——— 訪研華科技蔡奇男
2019/7/25 13:48:06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也逐漸轉向個性化和多樣化,外部市場需求的變化“倒逼”傳統的制造企業走向轉型升級。在數字化全面落地的當下,企業對于數字化的理解早已不再局限于IT層,物聯網對于企業生產制造的價值和意義正不斷凸顯,這與智能制造的網絡化路徑不謀而合,伴隨著工業物聯網平臺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制造企業也從過去的產能驅動型轉變為數據驅動。


蔡奇男.jpg

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是迫在眉睫,然而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企業,轉型的難易程度及問題也不盡相同。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分析道:“就規模而言,大型企業資源豐富、技術水平較高,受到國家及政府的關注和支持更多,其數字化轉型相對就較為順暢;與之形成對比,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無論是人才、資金、資源還是技術都相對欠缺,對于數字化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亟待通過合作實現轉型。而立足行業來看,由于不同行業的工藝技術及市場特征不同,數字化轉型難易程度也不盡相同。汽車制造、電子制造等發展較為成熟的行業,數字化水平相對較高,轉型也比較容易;而傳統的鋼鐵、紡織等行業,數字化基礎較為薄弱,難以迅速實現轉型?!?/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鞭D型升級不是一蹴而就的,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攜手并進才能走得更快、更遠。作為全球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一直致力于推動物聯網的應用落地,借力于物聯網技術鏈接全球數字化浪潮,助力中小企業快速實現IT與OT的融合,加快數字化的發展進程。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研華也從傳統的硬件廠家轉變成提供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打破信息孤島,“場景化”方案擊破痛點


傳統制造企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通過對企業的走訪,我們發現仍有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停滯在“工業0.5”。邁向智能制造并不是一定要全新的廠房及全新的設備才能邁向智能制造 ,對許多中小企業在思考的是如何以升級改造,以整體規劃及分階段執行的做法來展開,“智慧工廠并不是要建造一個全新的工廠,大多數都是基于原有的傳統工廠進行改造升級?!辈唐婺姓f:“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主要面臨著四個挑戰:


一是設備老舊且種類繁多,如何實現設備的快速聯網,獲取設備數據是最大的挑戰。


二是中小企業管理層一般缺乏完整的系統架構,經驗不足,且缺乏樣板工程可以參考。


第三,數據采集之后,面對復雜的海量數據,如何挖掘出有效且有價值的數據,也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


最后就是人才的問題,數字化轉型,對人才素質要求也相對較高,傳統工廠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缺乏?!?/p>


工業物聯網的本質是數據,因此,工業物聯網很重要的是通過智能設備來采集關鍵數據,提供優化分析建議,最終提升產能、質量與銷量。對于大部分的傳統企業,首要的問題就是要實現不同設備的數據采集并聯網,打通各個環節的信息孤島。研華通過多年經營智能制造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可以幫助用戶突破不同品牌廠商的控制器、設備間和通訊協議的壁壘,依托數據互通與高效通訊,實現典型應用的生產流程的可視化。“所以,研華可以給一個成立幾十年的工廠,建立現場的數據采集、加裝傳感器進行設備聯網,把那些用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設備數據通過WISE-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實現數據的可視化,并進行分析,結合雙向控制的方案來達到設備監控收集生產線中大量有價值的訊息 , 進而改善生產效益,最終提升管理效益?!?/p>

1.jpg


研華通過廣泛的行業積累和對技術趨勢的前瞻性理解,整合物聯網IoT與云平臺WISE PaaS創新技術,形成了基于專業Knowhow的標準化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戰情室系統、整體設備效率管理方案、廠務能源管理、生產作業站智能化方案、工廠環境及廢棄物監測方案等。從以往提供傳統的現場數據采集軟硬體服務,進而提供智能制造的應用方案 ,并無縫鏈接到工業云平臺服務,結合研華多年打造物聯網集成商生態鏈,滿足各個場景的工業APP應用。在企業轉型項目中,研華不僅僅提供標準化的方案服務,同時有專業IoT.SENSE(IoT Enabling Service )服務團隊,深度發掘企業痛點,針對不同行業及企業的應用場景,幫助企業建立適合自己的系統架構,并提供顧問式方案及規劃服務,直至方案落地、實施、驗收。


2.png


蔡奇男指出,行業不同,企業所面臨的痛點及需求也不盡相同。比如,紡織產業因廠區分散難管理希望可隨時掌握各廠生產的狀況;機械設備廠則希望提供遠端預防保養的服務;電子制造業希望能夠借由設備動態資訊減少不良品產生;金屬加工行業則表達機臺老舊希望能夠外加智能化設備達到產線整合效益提升。研華憑借多年的軟硬件產品優勢、技術優勢及行業經驗,聯手行業系統集成商,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痛點,進而提供適合不同場景的差異化的行業智能解決方案。


依托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豐富實踐經驗,研華能夠為用戶提供五個方面的幫助:首先,研華昆山制造工廠升級,并對外開放,用戶可親臨現場參觀交流,對數據化轉型有更強的直觀感受;研華還為客戶提供數字化升級培訓,為客戶培養針對性的數字化人才;為了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研華成立了智能制造方案中心及服務團隊(IOT.SENSE),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的方案規劃,因應不同行業的需求,研華還聯合行業伙伴資源,搭建產業生態平臺,一起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共同深耕產業。


打造開放、融合的工業物聯網平臺, 釋放數據價值


眾所周知,無論是智能制造還是智能裝備,他們的核心都是數據。過去,數據沉淀在設備里,企業無法提取出來,生產管理只能依賴經驗,而不能依靠數據。而如今,研華已經可以幫助客戶通過設備的聯網,采集生產數據、設備數據甚至環境的數據,并進行分析,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找到生產效率提升的關鍵因素,最終的目的是給企業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面對龐雜的工業現場,一個真正的智能制造的系統,應該包含非常多的子系統。例如在我們相對熟悉的制造工廠內,有物流倉儲系統、設備狀態監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環境監控系統等針對不同環節的應用,還包括相應的MES系統等的上層管理系統。蔡奇男指出:“這些不同的系統往往是由不同供應商提供,如何實現多系統的整合,無論對于企業還是解決方案供應商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p>


3.png


對此,研華推出了WISE—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致力于解決不同的子系統之間的串聯和整合問題。例如在這個平臺上,研華能夠幫助用戶連接能源管理、生產設備管理、物流倉儲等不同的數據(數字、模擬、影像、數字通信等),還可以充分將這些數據融合,甚至可以根據數據,做出分析和決策,進而幫助客戶找到提升設備管理效益及生產管理。


“而作為工業物聯網云平臺,除了通過對現場設備的數據進行采集進而聯網,實現整個架構的縱向整合,還有橫向的數據整合。由于企業工廠中,往往涉及到非常多的生產工藝,不同工藝之間橫向的串聯,除了出現在廠內之外,還可能連接到廠外的上下游,甚至到客戶端?!辈唐婺姓f,整個產業鏈的整合是包括從客戶到生產制造,再到上下游供應商的整合,研華WISE—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作為龐大、完整的工業物聯網平臺,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這一過程的整合。


“智慧工廠”建設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蔡奇男建議,傳統企業轉型時,應當對于自身有更加清楚的認識,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先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數據結構設計,也就是所謂的頂層設計;第二步分階段實施,根據企業和設備的實際情況,從設備聯網或者設備狀態監控開始實施。另外,中小企業在選擇數據云平臺時,一定要考慮到平臺的開放性和兼容性,過去很多人選擇的平臺,由于缺乏開放性,讓數據之間的連接、整合出現困難,帶來很多附加問題;要找有經驗的合作伙伴,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順利的關鍵;最后企業也還要注重人才的培育,不是只有系統先進就好,人員觀念的升級轉型更加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中小企業真正的邁向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生產型企業的關鍵戰略,也俗稱是一把手戰略工程 , 所以一把手的洞見及決心非常重要,并需要建立跨單位的執行、推動小組,并逐步從一條產業、一個工廠逐步執行,相信這一次生產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邁向下一個10年的關鍵戰略!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研華發布RK3588 SMARC 2.1核心模塊ROM-6881

研華與臻鼎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推進邊緣AI應用落地,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

AI引爆邊緣計算變革,塑造嵌入式產業新未來

超越尺寸限制:ROM-2820 OSM超小型核心板迎接HMI創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