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耐視:智慧物流,“視”必前行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剁手節”進入倒計時,電商平臺與商家們嚴陣以待,不斷創新玩法。作為后勤保障部門,物流行業如何在這次“狂購大考”中獲得好評?
2019年10月23-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20屆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從系統集成與解決方案、自動引導搬運車(AGV)、叉車及配件、輸送分揀設備、物流機器人、AUTO-ID、機器視覺、包裝設備、起重設備及配件、工業4.0等各個領域,助力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視”必前行。作為全球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領域的領先企業,康耐視已為眾多工業領域客戶打造了優秀的生產線和內部物流掃描系統。之于智慧物流,康耐視又有怎樣的見解和發展策略呢?展會現場,康耐視亞洲物流行業銷售總經理孟浩為工控小編指點迷津。
康耐視亞洲物流行業銷售總經理孟浩
物流行業正處于需求爆發期
智慧物流一直是我國重點扶持方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稱,智慧物流建設正處于起步期,預計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在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里,為了勝任更復雜的工作,機器人不但要有更好的控制系統,還需要更多地感知環境的變化。”孟浩說,比如,3D機器視覺引導,能夠在現有的解決方案上進行提升改造,在運輸、倉儲過程當中發揮極大的優勢,不但能大幅節省人力成本,提升整體的分揀速度,也可以提高存儲空間的利用率,更加安全、高效、可控。
“對于物流業這種對人力成本敏感的產業來說,機器視覺具有高度自動化、高效率、高精度和環境適應強等優點,為高速發展的物流分揀系統打開‘新視界’。物流行業正從人工分揀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快速演進。”孟浩說。
在機器視覺領域,康耐視積淀深厚。目前,康耐視已在世界各地的各類設施安裝超過200多萬套系統,在工廠自動化方面,康耐視產品讀取率可達99.99%。從工廠自動化至物流自動化,康耐視專門成立了亞洲物流行業銷售團隊,以應對客戶對物流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更高需求。
在實際應用中,客戶往往需要同時快速、連續讀取包裝品各個側面上張貼的標簽,有時還會遇到角度極端的問題。同時,分揀系統還需識別質量下降的標簽,并快速糾正問題。康耐視提供的自動分揀系統使用一維條碼和二維碼在物流設施內移動和跟蹤貨物,其圖像讀碼器可將讀取率提高至99%以上,更好地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
康耐視現場展出的DataMan 470 + 3D-A1000解決方案就集成了五面圖像式掃碼和體積測量解決方案,實現物流運送的高效快速檢測。
技術立社,鉆精機器之眼
在孟浩看來,康耐視是一家懷揣夢想的企業,公司創立于1981年,其“利用IT技術和機器視覺代替人眼來作各種測量和判斷”的創設初心,在現今看來就是為人工智能做準備的。
康耐視擁有專業的研發技術團隊及硬件設備,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產品研發。康耐視鉆精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從本次展會展出的產品及技術就能略窺一二。
以物流行業實際應用場景為例,條碼往往會在實際的運送中發生破損,再加上作業現場可能處于大視野、大景深、工況復雜環境,條碼會出現畸變、大傾斜角度、劃痕傷、破損、反光影響讀碼的情況,如何快速精準地識別貨物,這對機器視覺設備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康耐視開發了多項專利技術可應對物流行業復雜工況。”孟浩舉例說,1DMAX?一維條碼讀取算法,針對全方位讀碼進行優化,可處理在對比度、模糊度、損壞、分辨率、靜音區干擾和透視畸變上的巨大差異;一維/二維自動識別算法可減少復雜的多碼、多符號標簽代碼應用的解碼時間;HDR+可進一步自動增加局部對比度變化,在單次采集中創建更統一的圖像,支持更大景深、更快線速度地處理難度較高的代碼;液態鏡頭自動對焦技術被應用在固定式、手持式、移動讀碼器型號上,它能自適應工作距離的變化,實現更大的景深。
HDR+
與時俱進,賦予設備智慧基因
數字經濟正顯現出蓬勃活力,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5G技術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給行業帶來嶄新機遇。
去年,康耐視推出首款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分析軟件ViDi。“我們花了一年時間將人工智能(AI)與VisionPro和Cognex Designer軟件結合在一起,VisionPro ViDi套件能夠解決對于傳統機器視覺系統而言過于困難、繁重或昂貴的復雜應用。”孟浩說,該套件的深度學習算法針對現實世界的工業圖像分析進行了優化,只需較少的樣本圖像集合和較短的時間便可完成培訓和驗證。
ViDi的兼容性強、靈活性高,不需要對接其他的第三方軟件,不僅可以調取傳統的視覺工具,也可以調取基于人工智能的視覺工具。客戶可以在Red-Analyze、Green-Classify、Blue-Locate 和Blue-Read工具之間進行選擇,以解決高度監督和無監督的應用問題。
不久前,康耐視收購了韓國領先的視覺軟件開發商SUALAB,后者致力于深度學習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通過此次收購,康耐視將整合SUALAB工程設計團隊和知識產權,預計將提升康耐視現有深度學習技術ViDi Systems的研發能力。
“可以預見的是,基于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技術將以更低的成本、更加可靠地識別出電子元器件和子系統中的瑕疵和缺陷,替代人工檢測員負責的棘手、繁瑣且容易出錯的目視檢測。”孟浩說。
同時,康耐視還在物聯網、5G領域持續發力。據孟浩透露,康耐視接下來將推出一系列頗具革新性的產品,其中就有一款帶有邊緣計算功能的機器視覺產品。它能在設備端直接分析處理視覺數據信息,并通過5G網絡將處理后的數據上傳到云平臺,以供后續云計算使用,這將極大地提高物流自動化的運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我們將自己定義為IT公司,康耐視的機器視覺產品肩負‘眼睛+部分大腦’的功能。”孟浩說,借助科技力量,康耐視不斷優化提升視覺技術和產品功能,讓“機器之眼”更加聰明,讓“大腦”的思考、處理能力更強。以往,機器視覺設備數據不能直接上傳至WNS或MES系統,如今,藉由邊緣計算功能,康耐視機器視覺產品在互聯性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據孟浩透露,康耐視將持續在讀碼、2D視覺、3D視覺、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方面,研發出更多精度更高、效率更快、更加易用、更加智能的產品,解決物流行業客戶在運營中的種種痛點。(文/gongkong張麗瑩)

提交
智造之選|AI助力食品飲料制造商提高運營水平
把好疊片檢測質量關,康耐視助力提升疊片機生產效率
精“醫”求精 | 六大方案讓醫療設備生產無憂
康耐視推出物流業高速視覺通道
康耐視IN-SIGHT 2800 視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