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科普用產品力打造硬實力!
在制造業,3D 相機主要應用于工業場景中涉及深度信息獲取的場景,如:缺陷檢測、零部件測量以及機器人定位引導等。
視科普技術總監賀松表示:“從標準化程度上看,質量檢測類比定位引導類更容易標準化。相對質量檢測,引導定位對成像的質量要求沒有那么高,更加注重的是成像速度、視場范圍與場景配合、系統魯棒性等。”
一般來說,視覺檢測場景中用到機器人的占比不到10%,更容易歸為純視覺問題來做優化。但涉及到引導定位的場景,機器人和視覺密不可分,使得視覺產品和機器人不能分割看待,常常需要整體來面對交付成果。例如大料框和小料框的工件需要用到不同的夾具和不同類型的機器人。
賀松指出:“如何與機器人廠家和集成商實現良性互動是目前3D視覺廠家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視科普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機器人的定位引導和無序抓取,踐行著“產品力打造硬實力”的宗旨,已在產品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幫助終端客戶提高生產效率,2023年新品陸續面世。其中,Pro系列工業級3D相機和Ultra系列工業級3D相機極具代表性。
Ultra系列工業級3D相機
據了解,薄壁金屬件具有重量輕、節約材料、結構緊湊等特點在工業場景中大量應用。但正因如此,對3D相機的精度及成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賀松指出:“如果薄壁工件的位置稍有變化,邊緣的成像就會南轅北轍,加上光源的影響,導致3D相機在掃描的過程中,薄壁工件會變形或者缺失很多的數據。需要從算法層面做適應性的調整,讓最終成像效果更完整和準確。”
視科普推出的Ultra系列工業級3D傳感器可以很好的解決該難題。
Ultra系列工業級3D相機屬于高精度、高環境適應性、高魯棒性、旗艦級單目3D相機;采用高功率激光光源,抗環境光干擾能力極強,可以對薄壁工件以及復雜工件實現點云成像。目前,Ultra系列工業級3D傳感器可用于深框抓取、無序抓取等應用場景。
賀松介紹:“今年Q3推出的Ultra系列工業級3D傳感器可以輕松應對各種材質。以反光率為例,原有的3D相機,面對純白或者純黑的材質,反光率的范圍在50%-60%能實現成像,低于50%高于60%則無法成像。但Ultra系列工業級3D傳感器,不管是過暗還是過亮都可以輕松成像,成像覆蓋范圍高達20%-90%。”
當前,憑借著高性能工業級3D視覺相機以及3D視覺無序抓取等產品的核心技術,視科普累計已完成超過1億次的無序抓取工作,客戶遍布全球已經超過150家,已實現批量化落地。
目前,視科普已成功和家電、汽車、物流、教育、金屬加工等領域客戶達成合作。未來,視科普將持續打磨產品,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性價比高的產品,拓展新領域,努力為客戶提供五星級產品和服務。

提交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
智能工控+存儲-星火存儲打造智慧存儲,助力產業創新
智能工控+存儲-金勝電子煥新品牌助力國產工控市場
應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電力挑戰
?Saab UK 為深海勘探實現創新,降低潛水員及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