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仿真 | Adams接觸定義指南(五):柔性體接觸及技巧
柔性接觸方程是基于線性柔性體的模態求解的方式進行建立的。柔性體的實時節點位置是通過模態疊加的方式進行計算。接觸計算中,柔性體的三角形網格被視為小的面幾何。柔性體接觸位置的計算與剛性體接觸位置的計算方法一樣,均使用同樣的技術,參考接觸指南(一)。柔性體的接觸應用IMPACT方法計算接觸力,罰函數的方法不再支持柔性體的接觸定義。本文主要針對柔性體的接觸理論、接觸計算的方法以及接觸參數的設置進行闡述。
01
柔性體接觸的理論
柔性體接觸理論主要把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02
柔性體接觸計算的原理
不管是剛體、柔性體、2D或者3D單元,接觸力的計算均需要滲透深度作為接觸函數的輸入,從而得到接觸過程中的接觸力。
接觸類型為柔性體與柔性體的接觸類型時,幾何通過每個物體的曲面節點的網格定義。而有限元網格的節點被分組成三角形。當柔性體接觸時,將會形成一個相交的空間區域。只有該相交區域內的節點,會產生接觸的作用力。而總的接觸力會分布到各個節點上,節點的接觸力的大小與各個節點的滲透深度成正比關系。
當相交空間的區域內I柔性體與J柔性體各自節點的數量不一樣時,這種情況并不會影響接觸力的計算。因為柔性體的相關接觸關系,需要保證整個接觸區域的接觸力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節點數量不一致,并不違反上述的要求。
03
柔性體接觸的限制
01柔性體的接觸定義是基于線性理論,對于大變形的接觸,結果精度相比實際會有一定的出入;
02柔性體接觸定義類似于使用接觸函數,而接觸函數是一個非線性彈簧阻尼器。對于接觸應力的獲取,推薦應用非線性有限元進行分析;
03柔性體是基于模態的方法建立的,意味著接觸力的求解是基于模態振型求解的,故在進行有限元mnf輸出時,需要確保柔性體的模態數量能夠滿足分析的工況;
04可以應用模態應力恢復得到柔性體的應力,但需要擁有Adams/Durability的license;
05柔性體的接觸計算需要應用C++求解器,同時只支持IMPACT方法。
04
柔性體接觸參數的設置
柔性體的接觸參數的設置方法可參考剛體的接觸參數的設置方法。
■接觸剛度
■ 接觸力指數
■ 最大滲透深度
■ 最大接觸阻尼Cmax
05
接觸求解設計技巧
01為了避免模型文件過大,可在輸出柔性體的過程中,只保留柔性體接觸區域的網格,非接觸區域定于為PLOTELs單元,或者應用Adams/Flex工具對柔性體文件進行優化(參考“應用AdamsFlex處理模態中性文件-上篇”)
02嘗試應用誤差為0.01的SI2積分器或者默認誤差值1E-5或者更小的誤差的HHT積分器;
03初始仿真,可將輸出步長定義為0.001,如果運行很好,可進一步增加步長;
04可嘗試將校正器corrector從origin調節為modified類型;
05由于低階次的積分器相比于高階次積分器更為穩定,可以將積分器中的最大階次Kmax設置為2;
06防止積分器應用更大的積分步長,將HMax設置為較小的數值,避免因為積分步長過大而出現報錯問題;
07設置插值方式Interpolate=On,這種設置不會強制積分器步長與輸出步長一致;
08為避免生成過多無用的接觸類數據,減少結果文件的輸出,可將Save Files調節為No。
圖1 求解器的設置

提交
會議通知 | 關于召開全國智能檢測與先進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2024年會
線下培訓 | PC-DMIS應用提升年終培訓,12月28日-29日,青島開班!
生產制造 | 數控加工仿真-NCSIMUL如何設置角度頭刀具
線下培訓 | VTD & Cradle CFD免費培訓正在報名中
設計仿真 | Simufact Welding焊接工藝仿真網格劃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