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2024年三季度自動化市場繼續承壓下滑

2024年三季度自動化市場繼續承壓下滑

2024/11/18 9:33:30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10月居民消費價格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情況,CPI、PPI都低于預期,PPI在上月的基礎上再度走弱,但環比降幅有所收窄。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雖與制造業直接關聯不大,但能客觀體現下游終端消費景氣度。目前,CPI指數偏低,反映出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不強,市場活躍度較低。這直接導致了整體消費市場的疲軟,進一步拖累了經濟增長。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連續25個月為負,且產業鏈上游相關行業價格跌幅較大。市場需求偏弱,部分企業因產品銷售不佳而降價,整體經濟市場活動動力不足。三季度PPI降幅逐月擴大,主要源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處于高位,國內工業生產景氣度受需求較弱的影響而持續低迷。

電力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其變化直接反映了工業生產的活躍度。當前,電力需求主要受到礦業、有色金屬、化學化工等主要工業行業開工率的影響。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1%,比上年同期下降0.5%,比二季度上升0.2%。產能利用率雖然有所提升,但這并不完全代表行業景氣的回升,而更可能是產能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隨著前三季度逐漸步入尾聲,今年的經濟形勢已初步顯現出其復雜性與挑戰性。從宏觀角度看,整體呈現消費趨弱、投資增長乏力以及出口結構變化。

投資方面,近年來,廠房和人員投資占比上升,民間投資占比下降,國有資本投資上升,這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和謹慎態度。因此,不能僅關注投資絕對值,而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出口市場今年呈現出新特點。一方面,出口產品類型發生轉變,從傳統的紡織服裝等逐漸轉向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等 “新三樣”,帶動相關國內產線及出口配套設備需求提升。另一方面,出口國家結構有所變化,對美出口增長,對歐盟和日韓的出口下滑,對一帶一路及 RCEP 相關國家出口增長。

雙碳政策推動化工、石化、電力等行業環保改造項目,短期內為相關行業帶來增量機會。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促使企業進行國產化設備替換,帶動本土品牌企業發展,預計未來 3 - 4 年內本土品牌將繼續替代外資品牌。

三季度自動化市場表現

在自動化市場方面,前三季度整體呈現出下滑趨勢。OEM、項目型市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受下游需求疲軟影響,三季度OEM多數行業自動化需求均呈現下滑趨勢。機床、塑料機械、紡織機械等行業國內需求仍然較弱,但出口需求大幅增加,市場需求仍然保持正增長。風電、起重機械、建筑機械等行業受出口需求增加拉動,需求修復。電子制造設備行業中,光伏設備及鋰電設備需求明顯下滑,半導體等行業同比正增長。基建投資放緩,房地產需求依舊疲軟,建筑機械、暖通空調、電梯等行業下滑。預計2024年四季度OEM市場仍然呈現下滑趨勢。

三季度項目型市場需求小幅下滑,冶金、建材、石化等行業均呈現下滑趨勢。汽車行業保持結構性變化,新能源汽車內需及出口需求拉動增長,傳統汽車需求大幅下行,汽車行業整體產能擴張需求持續低迷。電力行業需求仍然來源于火電項目拉動,管網及儲運帶動石油領域需求,市政需求維持小幅增長趨勢,預計2024年四季度項目型市場將繼續呈現下滑趨勢。

2025年,出口市場可能受到特朗普上臺和技術制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長乏力的問題也可能持續存在。然而,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認為更應保持樂觀和信心。

隨著更多政策的持續支持,我們相信,中國自動化市場將逐漸走出低谷。產業升級的不斷推進和消費趨勢的積極變化,將為自動化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需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抓住市場回暖的先機,以創新為驅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共同迎接自動化市場的發展新階段。


獲取更多自動化市場分析,可聯系:

肖瑞南 13071117561(北京)

張鳳濟 15121079632(上海)


審核編輯(
王妍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行業首款20kV耐壓高壓繼電器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龍芯攜手中冶南方發布GIC通用智能控制器,共筑工業智控新生態

福祿克聲學新品震撼上市

AI智啟生活 第15屆深圳國際移動電子展亮點“劇透”

電裝與NTT DATA聯合解讀SDV時代:智能汽車如何重塑未來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