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華星發布電源智能保護新技術專利:預測性防護開啟電源安全新紀元
在軌道交通、工業自動化及新能源領域,電源系統的穩定性直接影響設備壽命與運行安全。傳統電源保護技術多依賴固定閾值與被動響應,難以應對復雜工況下的動態負載變化,導致過壓、欠壓、過流等故障頻發。中電華星憑借最新獲批的“電源智能保護控制方法、裝置及智能電源”專利(專利號CN202510069412.9),首創基于大數據預測的動態防護體系,將電源保護從“事后補救”升級為“事前預防”,重新定義行業安全標準。
核心技術解析:四大創新維度構建智能防護壁壘
1. 預測性保護機制: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防御
通過電壓/電流傳感器采集歷史數據(≥3組),采用自適應算法進行曲線擬合,精準預測未來時段的電壓/電流波動趨勢(如軌道交通中突發的負載激增場景)。相較傳統技術響應延遲高達30ms的局限,中電華星可提前50ms預判異常臨界點,實現保護動作零延遲觸發。
2. 動態閾值調整:匹配負載需求的智慧決策
基于負載設備功率曲線(如高鐵牽引系統的周期性用電特征),實時生成過壓、欠壓、過流保護閾值曲線。例如,在新能源充電樁場景中,系統可識別電池不同充電階段(恒流/恒壓)的功率需求,動態調整閾值范圍,避免誤觸發導致的充電中斷。
3. 多維度數據融合:突破單一參數保護瓶頸
整合電壓、電流、負載功率三維數據,構建“電壓-電流-功率”關聯模型。以工業機器人電源為例,當機械臂加速導致瞬時電流陡增時,系統可結合負載功率曲線判斷是否為正常工況,避免傳統過流保護器因單一參數超標而誤動作。
4. 全場景適配能力:覆蓋極端環境與復雜設備
專利技術通過-40℃至85℃環境驗證(如高寒地區軌道交通),支持鹽霧、粉塵、震動等嚴苛條件。在智能電網場景中,可同時兼容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等多類型負載,保護精度提升至±0.5%(行業平均±2%)。
應用場景:從軌道交通到新能源的全面賦能
- 軌道交通:為動車組輔助供電系統提供實時防護,解決高密度啟停導致的電壓浪涌問題,故障率降低60%。
- 工業設備:在半導體制造設備中,通過預測性保護減少電源波動對精密元件的損傷,良品率提升3個百分點。
- 新能源系*:適配光伏電站智能運維,動態調節過壓閾值以防止逆變器夜間反灌損壞,設備壽命延長20%。
客戶價值:安全、效率、成本的三重升級
- 安全升級:故障預警準確率提升至99.7%,避免設備燒毀、數據丟失等重大損失。
- 能效優化:通過負載匹配減少無效功耗,綜合能效達94%(傳統方案88%)。
- 降本增效:運維人員可遠程監控電源狀態,維護成本降低45%,設備停機時間縮短80%。
中電華星:深耕電源技術,引領行業變革**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電華星累計獲得電源領域專利43項,主導制定《軌道交通車載電源熱設計規范》等6項行業標準。公司擁有CNAS認證實驗室及全自動化生產線,產品通過IRIS鐵路行業國際認證,服務中車、比亞迪等全球500+客戶,累計裝車量超100萬臺套。
未來展望:AI+電源保護的深度探索
中電華星研發總監表示:“下一步將引入數字孿生技術,構建電源系統虛擬模型,實現故障模擬與防護策略自學習。2025年內推出支持邊緣計算的智能電源保護模塊,進一步降低客戶智能化改造成本。”
為何選擇中電華星
深圳市中電華星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軌道交通定制電源領域的領軍企業,深耕鐵道電源行業25年,累計獲得40余項核心技術專利。公司是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的"廣東省軌道交通電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專精特新企業,已構建涵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國軍標質量體系及IRIS22163鐵路行業國際認證的三重標準體系。專注軌道交通領域,公司產品覆蓋牽引系統、制動系統、信號系統、網絡控制系統等核心場景,自主研發的高可靠性電源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于南車、北車多款動車及城軌項目。
作為行業技術標桿,公司持續推動國產化進程,2024年主辦"軌道交通國產化電源技術創新峰會",聯合中國中車、深圳地鐵等龍頭企業共研安全節能的智慧電源系統。通過"技術+服務"雙輪驅動,中電華星已發展成為國內軌道交通電源領域產品線最全、工程應用經驗最豐富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提交
中電華星CD28S120-05鐵路專用電源發布:為列車網絡控制系統注入"智慧心臟"
高效安全 智控未來 | 中電華星CD28S120-05鐵道列車網絡控制電源重磅上市
中電華星發布PCB散熱技術革命性突破專利:陶瓷基板+三維導熱通道重塑電源設備熱管理新標桿
中電華星突破高鐵電源熱可靠性技術,科研項目獲深圳市科創局驗收
深圳市中電華星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獲龍華區“創新型中小企業”授牌:以創新基因鍛造電源技術新標桿